奇书网

奇书网>如何促进互联网的发展 > 三微课的制作(第2页)

三微课的制作(第2页)

1。工具与软件

多媒体计算机一台、带话筒耳麦一个、微课笔或手写板、屏幕录像软件、演示软件(Word、PowerPoint、画图软件和绘图软件等)。

2。方法

通过微课笔、手写板或交互白板,边操作演示,边使用手机、微课笔或一体机自带的摄像头或屏幕录像软件录制。

3。过程

第一步,选择微课程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安装微课笔、手写板或交互白板及其配套的专用笔等工具,与计算机连接,使用演示软件对教学过程进行演示。第三步,利用微课笔、交互白板(或手写板)自带摄录软件或专业录屏软件,录制教学过程和教师的声音。第四步,为增强微课程视频的效果,可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后期美化编辑。

案例:微课笔的使用

创显公司研发的微课星由微课笔、APP(由教师端APP和家长端APP组成)、教学云平台组成,如图4-26所示。

图4-26微课星

教师利用微课笔可快速高效地录制出优秀微课。教师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安装微课星软件,登录软件之后,进入微课录制界面(如图4-27所示),选择录制背景对片头进行设置,点击“录制”按钮即可进行录制。

图4-27手机录制微课界面

录制结束后,点击“结束”按钮即可结束录制。选择本地列表可以本地播放,也可将微课上传至教学云平台。可以任由学生们从各款终端设备上收看和做作业。进入“已上传”可以选择微课,选择班级发布微课给被选中的班级。教师或者家长进入“已发布”,可以查看学生学习微课的情况,实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实现学习过程的可视化。进入“已发布”,可针对某位学生学习微课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6-12-08]。http:∥。ilawsgangyaon20130910_5049。shtml。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EBOL]。[2016-12-09]。http:∥。ilawsnewn20140321_9590。shtml。

[3]穆肃,王孝金,周腾。多样化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开放在线课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4):51-57。

[4]邢晓春。美国高校混合学习课程介绍及特点分析——以UalbanySuny的课程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2(7):29-33。

[5]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6]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4(3)。

[7]黄荣怀,马丁,郑兰琴,张海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9-14。

[8]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1-14。

[9]薛海丽。营造校本课程生态引领学校多样化发展[J]。江苏教育,2014(15):70。

[10]刘松林。综合课程的含义及特征[J]。教育学术月刊,2001(5):14-15。

[11]任长松。课程综合化:概念、原则与多种设计模式[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0,20(2):15-21。

[12]王毅。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北京交通大学,2011。

[13]张海东,李伟,龙跃洲,潘少波,张宏志,崔圣莹。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45-48。

[14]杨素珍。搭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平台——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实施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33-35。

[15]尹合栋。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评价[J]。现代教育技术,2015(1):46-52。

[16]李定仁,段兆兵。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多样化发展趋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3):23-26。

[17]程云。校本课程开发与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8。

[18]薛峰,石蒙。微课程不等于微课例[J]。中小学电教(下),2014(6):72。

[19]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5):31-35。

[20]金陵。从联系中看MOOC、微课和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6):33。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