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促进互联网发展的相关政策 > 一探究学习的实施(第2页)

一探究学习的实施(第2页)

评价、对解释的排除或修正,是科学与其他形式的探究及其解释相区别的一个特征。学生们能通过参与对话比较各自的研究结果,或把所得的结果与教师或教材提出的结果相比较来评价各种可能的解释。与科学探究不同的是,学生只要将他们的结果和适应他们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相结合,就达到了探究学习的目的。

5。学习者交流和验证他们提出的解释

要验证形成的解释就要求学生对问题、步骤、证据、提出的解释和对其他解释的评价进行明确清晰地描述。让学生们交流研究结果可以为其他人提供问问题、检验实证材料、找出错误的推理、提出实证资料所不能证明的表述以及根据同一观察资料提出其他不同解释的机会。交流结果能够引入新问题,或者加强在实证资料与已有的科学知识以及学生提出的解释之间已有的联系。

研究表明,探究学习中学生的自主程度是很重要的,应该尽量使学生投入到自己发现问题或深化探究问题的活动中去。但是探究学习的过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是围绕问题的、使学生投入到思考中去的、适应特定学习目标要求的,那么即使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有所变化,也可以认为是探究学习。

案例:探究学习的开展——《认识生物及非生物》

1。探究问题的形成

在前面几周的学习中,Ms。Good的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生物和非生物以及植物和动物的知识。她首先用K-W-L表(早已知道—想知道—又学到了)了解到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植物是生物;植物是生物链的一部分;植物需要水、阳光和空气;植物会生长和变化;人吃植物;有些植物有花;有些植物有毒;植物和动物是如何生长和变化的。通过K-W-L表,她还了解到学生们想知道:植物没有阳光能生长吗?水浇得越多植物生长会越快吗?植物没有土壤能生长吗?植物没有水能生长吗?除了水以外,植物能用其他**生长吗?

然后,Ms。Good和学生们讨论了研究每个问题的可能性,并投票决定选一个问题作为全班的研究课题,即:除了水外,植物能在其他**中生长吗?根据安全、易得、时间因素,学生们决定选用五种**:盐水、自来水、苏打水、肥料和牛奶。

2。设计实验

Ms。Good和同学们花了两节课讨论了控制量和变量。Ms。Good问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怎么能知道植物的生长或死亡是由于我们做的事而引起的呢?是否有其他的因素会改变植物的生长呢?我们怎么样控制这些因素呢?你怎么能确定植物受到的处理是同样的?你如何记录和展示你的结果给别人?学生们提出了许多建议,比如:用健康的植物;植物得到同样的阳光;植物生长在等量的土壤中;植物必须是同等大小;植物得到同样量的**;必须测量用了多少**并记录下来;植物之间应该靠的近;转动植物使它们受光均匀;每天观察植物并记录所看到的;记录植物的叶子数量;在开始和结束时用数码相机照相;给植物标记以免搞混。Ms。Good把每个学生的回答都记在黑板上并加以讨论。

3。材料和实验

五棵健壮的锦紫苏植物(同种,大小同等);尺子;栽培土;五个一次性塑料容器(500毫升一个),分别装盐水、牛奶、苏打水、水和肥料。学生们决定用汤勺每天早晨给每棵植物浇15毫升(两勺)**,在周五浇30毫升(4勺),因为周六、周日不上学。通过抽签决定每组使用什么**。每组讨论并预测自己的实验结果,把预测记在小纸片上并贴在实验盆上。所有植物放在同一个窗台上以接受同量光线。

4。收集数据

每组每个人每天都测量植物的高度,包括起始高度,并记录在由Ms。Good根据学生的主意设计的表格中,每个学生都要保留一份数据。除用“健康、快死了或已死”来描述植物的总体状况外,还要记录叶子颜色、大小等。学生们还给植物拍照,并标记是哪种**、哪一天的观察。

5。结果和解释

实验的第三天,浇盐水的植物已死,浇牛奶的植物在第六天时快死了。一周后,浇苏打水的植物快死了,而浇水和肥料水的植物继续生长,植物分别高1。25厘米和2。5厘米。因此,学生们得出结论:当用水或含有肥料的水以外的**浇灌时,植物将不能生长。分析数据后,全班讨论了可能的原因。自来水组认为:他们的植物能生存是因为植物获得了基本的条件:阳光和水分。肥料组认为:他们的植物生长良好是因为植物不仅获得了基本的条件,而且从肥料中得到了额外的营养。牛奶组得出结论:植物不像人一样,需要牛奶才能生长健壮。Ms。Good解释:苏打水可能含有会伤害植物的物质。然后,她和学生们又讨论了怎样进一步用更多的植物和**做实验以验证获得的结果。

6。交流和评价

每组制作了一块展板,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包括数码照片和图表,不要求做书面报告,但要求每组作口头报告。Ms。Good用打分表评估展板和口头报告,小组成员用打分表对本组的合作能力进行打分,学生们有关研究的记事日记也是评价的依据。

最后,学生们决定继续照看存活下来的植物,他们想要测试一个新的预测——浇肥料水的植物以后仍然会比浇自来水的生长好。

这个案例包含了探究式学习完整的探究过程:确认问题(形成一些意识)—准备陈述研究目标(提出试验性假设)—收集资料(收集证据;进行实验;调查样本)—解释资料(通过资料支持做出有意义陈述;试验假设)—发展暂时性的结论(建立关系或典范;列举规则)—复制(获得新资料;修正原来的结论)。在这个案例中,探究过程被细化为相对应的过程:探究问题的形成—设计实验—材料和实验—收集数据—结果和解释—交流和评价六个阶段。

案例来源:王平,《探究学习的开展——认识生物及非生物》,360个人图书馆,http:∥。360dot11072922153944_136632415。shtml。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