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互联网促进教育 > 三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的任务及所提供的服务(第7页)

三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的任务及所提供的服务(第7页)

(四)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环节,如网络建设、互联网的连通、基本信息化教学设备的配置等。数字校园中应用和服务的实现,取决于基础设施建成后能提供的支撑能力,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在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方面可以进行长远的规划和创新设计。数字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从校园网、数据中心、终端和数字化环境四个方面来展开。

1。校园网

校园网是在学校范围内,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建设要求如下。

(1)能覆盖到学校的每个教学、活动和办公场所,并保证全校师生安全、方便地接入互联网。

(2)网络带宽要满足日常教学和办公的正常需要,能支持高峰期的群体并发访问,保证正常的访问速度。

(3)网络布线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支持互联网、校园广播网、校园电视网、校园安防网等多网融合。

(5)采用成熟的千兆万兆以太网络技术和设备,网络应满足冗余性要求。

(6)实现单线路或多线路接入互联网,有条件的学校应采用光纤接入技术,实现光纤到学校。

(7)建立无线网络,确保移动办公和移动学习的开展。

(8)学校接入的控制点,要配备良好的网络安全系统,有效隔离不良信息。

2。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数据汇集而形成的集成应用环境,是各种业务的提供中心,是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交换的中心,建设要求如下。

(1)利用区域教育信息中心的数据中心或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有条件的学校,在接入上级数据中心的情况下,可自建数据中心。

(2)需建设的数据中心,应严格遵循数据中心建设的国家标准。

(3)提倡应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器虚拟化管理和应用。

(4)要重视数据中心的绿色化,减低能耗,节约成本。

(5)要配有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维护,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3。终端

终端是能接入有线或无线网络的各种数字计算设备,是用户直接操作的、实现信息化应用的必备工具。终端主要包括计算机和各种新媒体(含智能手机、学习机、平板计算机、电子书包等),建设要求如下。

(1)在学校的公共空间配置合适的公用终端,如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等。

(2)每个班级配备适量计算机,并有机融入教室环境中。

(3)每个办公场所配备适量计算机,满足正常的管理业务需要。

(4)每位专任教师配备计算机。

(5)计算机的配置应满足正常教学和办公的需要,属于同类产品的主流配置。

(6)购买的计算机要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鼓励使用国产软件。

(7)学校为学生的数字学习终端提供方便的网络接入、电源充电、储存管理、专用课桌等配套服务。

(8)各种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校园有线网无线网安全接入互联网。

4。数字化环境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教师备课室、录播室、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数字化阅览室、微课教室、数字化探究实验室、校园安全防护系统等信息化环境、数据中心与各个数据终端设备以及各大信息化软件平台,一并组成了校园信息化环境,如图3-47所示。

图3-47信息化校园环境

案例:信息化校园环境的设计与构建

智慧校园综合平台设计可采用BS架构,包含四个部分:客户端、软件服务层、平台服务层、基础设施层。采用TCPIP的通信协议以及WebService、XML等数据交换形式来实现整个系统的通讯和数据交换。基于主流软件平台的构建理念,采用多层架构模式,使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易用性等。平台总体架构如图3-48所示。

图3-48智慧校园综合平台总体架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