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 第三节 人际和谐与友谊之道(第2页)

第三节 人际和谐与友谊之道(第2页)

4。稳定交流阶段

这时,交往的双方能够包容对方的缺点,在心理上有同一性或相容性。互相认识全面而深刻,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领域,双方有很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友情的维系

1。真诚待人

交往产生友谊。确切地说,应是真诚的交往产生友谊。真诚对个体而言,指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感受,是人们心灵深处的主观意志。交往中的真诚原则是指待人诚实无欺,胸怀坦**,为人诚心、诚恳、真心实意。朋友之间真诚相待,还要做到不掩过、不恭维,这是个体高尚的自我道德约束,是人类真、善、美完美结合的体现。它有益于自身德行的养成,有益于友谊的建立与发展。相反,那些虚情假意、表里不一的人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友谊的。

2。为人热情

在人际交往中,一个热情、充满朝气的人总是受人欢迎的,因为热情,才会关注周围,才会主动关心他人。热情,意味着我们不断地对自己希望与别人建立联系的内部需要做出反应,即一个热情的人会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广交朋友。友谊的发展也需要双方用热情来浇灌,表现为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彼此替对方分担忧愁、分享快乐。当朋友取得成功时,与他分享喜悦;当朋友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他以鼓励与支持;当朋友出现缺点和错误时,主动提出批评。热情是青年大学生敞开心扉、接纳朋友的最佳途径。因为一个关心理解他人、热情帮助他人的人总能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关心,从而建立起真挚的友谊。

3。胸怀宽阔

胸怀宽阔是一种对人豁达大度、不计较小隙、容忍异己的品格,是人们缔结友谊的必备条件。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个性差异,彼此的兴趣、爱好、性情乃至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交往中总会出现一些不一致、磕磕碰碰,甚至矛盾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宽容谦让、胸怀宽阔。具体做法是:首先,严于律己。一个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总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修正、完善自我,其高尚的人格终能感化对方,使对方愿意与之相处,成为朋友。其次,求同存异,悦纳别人。如果恃才自傲,言语尖刻,以己之长量人之短,别人只会敬而远之。青年大学生只有学会以宽阔的胸怀和气度、诚恳求实的态度去宽容体谅他人,才能使友谊经受住考验,进而持续发展友谊。

4。正确地对待异性

异**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是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异性间交往有利于青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与良好个性品质的陶冶与培养;异性间交往也是青年获得真挚爱情、幸福婚姻的必要前提。大学生异**往要遵循尊重女性、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还要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讲究高尚的格调。既要热情友好,又要诚实稳重,讲究交往的分寸。异性之间要理智地把握好友谊与爱情的界限,避免发生误解,保持异性友谊的顺利发展。

三、中国传统的友谊之道

友道是中国传统五伦关系中的重要一伦,所谓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

(一)志趣相投,交道友

孔子说:“毋友不如己者”。这个“如”不是比较的意思,而是指相似,不要交和自己志趣不相似的人,因为志趣不相似的话,双方根本不可能来往。孔子交朋友时,不是每一个都与之有很深的交情,交朋友首先要考虑道义;其次要考虑礼仪,要有规范。

孔子有一个好朋友,蘧伯玉,他是卫国的大夫。一次,蘧伯玉派一个朋友到鲁国看望孔子,孔子和他见了面就问这位使者:“我那位老朋友如何?”这位使者就用了一句话来回答:“蘧老先生想要改善自己的过错,没有办法,怎么办?”使者走后,孔子说:“真是一个好的使者。”孔子跟蘧伯玉做朋友,两个人互通消息的时候常说“我想改善自己的过错,但还没有做到”。孔子和他的朋友都不断求知、修德,以改进生命质量。可以说,孔子和他的朋友是志趣相近。

(二)恭敬有礼,如兄弟

孔子有个学生叫司马牛。司马牛的兄弟死后,他很难过,于是抱怨“人皆有兄弟,我独无”。子夏说,我曾经听老师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接着又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为兄弟也”(《论语·颜渊》)。敬即谨慎、慎重、认真,与人交往,能够自我约束,能够合乎礼的要求。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这个时候,就可以做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了。也就是说,只要秉持敬与恭,努力行善、守规范,交朋友就不是问题。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意思是晏平仲很善于交朋友,掌握了交朋友的真谛。通常,人们在开始交往的时候都知道互相尊重,但是时间长了就难免疏忽,来往也有很多不注意的地方,久而久之就会生出嫌隙来,影响朋友之间的关系。晏平仲与人交往时,不仅开始时能够互相尊重,时间长了也不会有疏忽懈怠,始终保持一颗恭敬的心。所以,朋友之间的情义始终不曾有丝毫减弱,因此时间越长,越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损益相别,交益友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择友是建立朋友关系的基础。在孔子看来,朋友有两类:“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代表真诚而正直,这是交朋友的第一种。真诚正直的朋友一般也称为畏友,即敬畏的朋友。有这种朋友在场,你就必须收敛,因为他会坦率地指出你的错误。友谅,是要与守信用的人交朋友。谅是守信用的意思。友多闻,即与博学多闻的人做朋友,如此,你才有文化素养。

“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便辟,即装腔作势,喜欢充老大、充门面,在任何地方发号施令。这种人不够真诚,是会给人带来损伤的朋友。善柔,就是刻意讨好,不管你说什么他都赞成。这种朋友带来的害处就在于,让你总以为自己很好了,就没有进步了。便佞,就是巧言善辩,有些人学问不好,但是口才很好,什么话都可以说得很有趣,碰到这样的朋友,我们也要小心。

总之,如果我们同正直的人、诚实的人、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便是有益的;同善于阿谀奉承、两面派、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便是有害的。所以,我们在择友时,应尽可能做到“三观”:交友观其德,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友谊,那种违背道义帮助他人的行为不能称为友谊;交友观其性,看交往对象是否有善良的品格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交友观其友,注意观察了解对方身边聚集的是什么样的朋友。

思考题

1。说说人际关系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2。如何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的含义?

3。你身边是否有“诚信危机”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