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 第一节 学会学习(第2页)

第一节 学会学习(第2页)

不能合理设置目标。《老子》中曾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只有了解自己、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的缺点,才能保持足够的清醒,采取理智的行为,展现生命的精彩。个人不能清楚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不能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设置目标,往往设置过高的目标又无法达到,造成思想焦虑。

缺乏有效的学习技巧和应试策略。学习技巧与应试技巧需要学习者结合自身特点,在长期的学习中摸索总结而得出,有技巧、有策略的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埋头苦读而不思技巧,不善总结,则往往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收效甚微,事倍功半。缺乏有效的学习技巧和应试策略显然容易导致考试焦虑。

家长的过高期望与学生实际之间的落差。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疲于应付学习和考试,过度关注考试成绩,造成学生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学生自然会产生焦虑。

二、学习中的心理调适

学习中的心理调适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依靠自己的能力或借助外力来应对心理困惑,以明确学习目的,学会自我管理,从而保持心态平衡,健康有效地开展学习。

(一)明确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是学习的方向,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一个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的学生很难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断努力接近并最终达到目标,才是成功的学习。明确的学习目的,能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根据学习目的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有顺序、有条理地完成学习任务,能达到学习目的。

(二)学会自我管理

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大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价值观、时间、心理、身体、行为和信息等)而开展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活动。自我管理的基本方法是把引起行为改变的条件反射原理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行为目标。明确自己所希望改变的行为和该行为所要达到的目标。

(2)记录初始值。记录下自己达到目标所需的初始时间,或记录自己每天达标反应及不达标反应的次数。

(3)自我强化和激励。提醒自己与行为目标的距离,如果完成了阶段性目标,就要按照计划及时给自己奖励,以激励自己有更大的动力去实现行为目标。比如,完成了阶段目标,可以奖励自己去看一场电影或进行一次短途旅行等。

三、提高学习力

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是解决学习困惑最重要的手段。

(一)学会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以自身为主体,在学习中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检验、质疑和创造来达到学习目标,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学会自主学习首先要培养学习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主动运用和调控自身的认知、行为和方法,随时随地地学习。

(二)克服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是指人们在学习中受先前经验的影响而形成的用固定的思路去分析、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逻辑化思维方式。思维定式具有两面性,任何创新思维都是建立在以现有知识为基础的逻辑思维上,当运用逻辑思维不能解决问题时,就要发展非逻辑思维找到新的问题解决方式。因此,在当今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思维定式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发展,大学生必须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克服思维定式。

(三)拓展思维方式

拓展思维方式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本质上说就是拓展思维能力的培养。拓展思维方式首先要不断激发自身的好奇心、求知欲,使思维进入一个集中的、全新的状态,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问题,不断创新。拓展思维方式还要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上掉下的苹果引起了牛顿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他运用拓展思维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烧水时跳动的茶壶盖引起了瓦特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他运用拓展思维最终发明了蒸汽机。科学上很多重大的发明都是由拓展思维方式、创新思维促成的,因此,学习中要尽量增加思维的角度,沿着不同方向、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