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答案 > 第三节 大学生的心理咨询(第1页)

第三节 大学生的心理咨询(第1页)

第三节大学生的心理咨询

根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写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中的定义,“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2]具体而言,即指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人员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技术,针对求助者的适应与发展问题,通过与求助者协商、交谈,对其启发和指导,帮助对方达到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促进其人格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

心理咨询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出现在美国的大学里,而我国的大学心理咨询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专门机构,拥有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功能。因此,大学生逐渐成为我国最关注心理健康状况、最广泛享受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的群体。

一、心理咨询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咨询具有多方面作用。[3]

1。倾诉心声

大学生向心理咨询师陈述心事、倾吐困惑就是一个倾诉的过程。倾诉是一种心理宣泄的方法,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心理压力,是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前提。倾诉不但可以让咨询师充分了解求助者自身的状态,同时也能使求助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流露与宣泄自身的困扰与负面情绪,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

2。专业分析

借助心理咨询,大学生可以将心中存在的困惑向专业心理咨询师倾吐。在此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针对每个个体的不同情况进行专业、科学、具体的分析,寻求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这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客观、正确地认识自身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调节。

3。科学指导

心理咨询师可以针对每一个需要专业帮助的人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科学的指导,制订有效的咨询计划,使心理困惑得到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解决。

4。平衡情绪

大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获得更多的理解、安慰、支持、帮助和指导,更加客观、深入地认识自己,不断接受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使紧绷的情绪得到缓解,压抑的心理得到疏导,进而使心态变得平和。

5。促进成长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范畴多属于发展性咨询,目的在于通过心理咨询获得个人成长。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摆脱不良的思想观念,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发展健全的人格,学会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促进自我成长。

二、心理咨询的形式

按照咨询途径不同,心理咨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面询

面询是指在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来访者与咨询师进行面对面的咨询。面询掌握的情况较为全面,能够比较深入地为来访者提供有效的帮助,是心理咨询的首选方法。

2。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是利用电话的方式对当事人给予劝告、安慰、鼓励或指导。电话咨询方便、快捷,隐蔽性、保密性强,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咨询形式,在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均有针对大学生设立的心理咨询热线、帮助热线、“生命线”、危机干预热线等。

3。信函咨询

信函咨询是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心理咨询。来访者通过来信提出自己的问题,心理咨询师给予答复。其优点是不受居住条件限制,对于那些对口头表达感到拘谨的来访者来说是一种较易接受的方式,但其咨询效果会受来访者书面表达能力、理解力和个性特点的限制。

4。专栏咨询

专栏咨询是指通过在大众媒介上开辟心理咨询专栏,对读者、听众、观众提出的典型心理问题进行公开解答。现今不少媒体,诸如央视的《心理访谈》《心理月刊》的专家专栏等,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心理知识的科普和解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受益面广,具有治疗与预防并重的功能,但是也存在针对性欠佳、泛泛而论的局限。

5。网络咨询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达和普及,网络咨询越来越成为现今广受欢迎的咨询方式。通过网络咨询,来访者能够较好地在隐蔽的条件下自我暴露,使心理咨询师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做出适时的分析和判断,并可以通过实时的对话不断做出引导和相对合适的处理。网上咨询服务一般有:电子邮件咨询,QQ、MSN等即时通信聊天工具咨询,网络论坛咨询,网上聊天室咨询等。

三、心理咨询的原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