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 第二节 挫折应对的心理模式(第1页)

第二节 挫折应对的心理模式(第1页)

第二节挫折应对的心理模式

在挫折应对过程中,不同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去面对挫折、归因挫折、认知挫折,由此会形成不同的挫折应对心理模式。

一、挫折防御心理

心理防御机制,又称为心理自卫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心理防御机制,如同人生理上的免疫力。

心理防御机制通常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一般而言,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会促进个体战胜挫折,而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大多表现为逃避、退缩、自欺欺人,虽然也能暂时起到平衡心理的作用,但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而且还会降低个体的适应能力。因而,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应当尽量学会采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方式,避免或减少消极的反应。

(一)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认同。认同指一个人在遭遇挫折时,效仿他人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去支配自己的信念、目标和言行以更适应环境的需要,从而在主观上增强自己获得成功的信念。例如,许多大学生常以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或身边的优秀同学作为榜样,进行自我鼓励。

幽默。当个体遭受挫折,处境困难或尴尬时,用幽默来对付困难的情境,或间接表示出自己的意图,可称之为幽默的作用。一般来说,人格较为成熟的人,常懂得在适当的场合,使用适度的幽默,转变原来的困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渡过难关,较成功地应付窘境。

升华。人遭遇到挫折后,将自己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动机、需要转变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动机、需要,或遇挫后将低层次的行为引导到有建设性、有利于社会和自身的较高层次的行为,这就是升华。升华一方面转移或实现了原有的情感,达到了心理平衡;另一方面又创造了积极的价值。

补偿。当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使个人目标无法实现时,设法以新的目标代替原有的目标,以现在的成功体验去弥补原有失败的痛苦,称之为补偿。如,没有手的人,脚可以练得和手一样灵活;双目失明的人,听觉往往会特别发达,因而许多盲人在音乐方面的造诣很深。补偿对缓解挫折的损失感、防止心理压力过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否定。拒绝承认所发生的事情是事实。如有人听到亲人突然离世的消息时,会矢口否认,坚持认为这不是真的,以减轻和逃避内心的焦虑不安。

文饰。即文过饰非的行为反应,也叫合理化,指个体在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给自己一个好的借口来解释,虽然用来解释的借口往往是不真实的、不合逻辑的,但受挫者本人却能借此说服自己,感到心安理得。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就是两种典型的文饰心理防御。

看过《伊索寓言》的人一定会记得狐狸与葡萄的故事:一只饥饿的狐狸路过森林,看见架子上挂着一串串葡萄。狐狸垂涎欲滴,但是摘又摘不到,只得悻然离开。临走时它自言自语道:“葡萄还是酸的。”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扮演狐狸的角色。例如,一个公司职员很想得到更高的职位,却总也得不到提升,为了保持内心平衡,他便会自我安慰:职位越高,责任越重,还不如现在的工作轻松、逍遥自在。这就是酸葡萄心理。

与酸葡萄心理相对应的是甜柠檬心理,指人们对于得到的东西,尽管不喜欢或不满意,但也坚持认为是好的。例如,某人新买了一套衣服,回来后觉得价钱太贵,颜色也不怎么适合自己,但还是会对其他人说这是名牌,是进口的布料,款式是今年最流行的。这就是甜柠檬心理。

有些人在遇到挫折时容易自责,这时不妨运用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适当调节一下心理失衡状态,以免自信心丧失殆尽。合理化虽然能缓解内心冲突,保持暂时的心理平衡,但对心理发展更多的是起消极作用。因此,长期地、过分地使用这种方式,会使个体不去认真吸取教训,放弃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以至于降低积极适应环境的能力。

压抑。压抑是指个体为回避与某种挫折相关的痛苦经验,将与挫折相关的需要、动机排除于意识与记忆之外的心理作用。其实,这种欲望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深藏于潜意识之中。压抑的结果虽然可以使个体暂时减轻焦虑,获得安全感,但长此以往会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

投射。投射指的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将自己的思想、感受和行动推到别人身上。投射又称推诿,是指将自己的不当失误转移到他人身上,以减轻自己的负疚,或将自己所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被人接受的性格、态度、观念或欲望转至他人,以掩盖自己那些不受欢迎的特征。

反向。反向是指当个体遭遇挫折后,采取一种与内心动机相反的行为方式。例如,总在别人面前自我炫耀的人,往往内心存有怕别人瞧不起的自卑。人的某些行为如果明显过分的话,正表明他无意识中可能存有刚好相反的欲望或动机。

(三)应用挫折心理防御机制的注意事项

每种心理防御机制都不完美,都只是在已使用合理方法但无法克服挫折,或者说没有找到某种合理方法,仅解决挫折问题而暂时使用的一种方法。

心理防御机制对缓解心理紧张、减轻心理压力、排除矛盾冲突能起到一定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暂时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心理防御机制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但其作用不是绝对的,不适宜长期或过多使用某一种防御机制。应当因人而异、适时、适度地运用挫折心理防御机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