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际服务贸易第三版答案 >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第3页)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第3页)

(三)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服务交流

在涉及人员的跨境流动方面,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服务交流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

1。是否收费的不同

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在对外提供服务的同时按双方在合同中的约定收取相关的外汇,而国际服务交流的双方虽然也订有协议,但相互提供的都是免费的服务而不向对方计收有效服务的费用。

2。贸易的主体和性质不同

国际服务贸易主要是不同国家(地区)间法人或自然人之间发生的商业行为,而国际服务交流则主要指不同国家(地区)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之间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互派人员互为服务对象的非商业性活动。

3。收支流量和统计口径不同

国际服务贸易有过境的收支流动,可从统计上反映出一国或世界的贸易量,而国际服务交流因无收支的过境流动,所以交流的双方所提供的服务价值量无法从统计上反映出来。

(四)服务贸易与服务业

服务贸易与服务业是两个有密切联系又完全不同的概念。服务贸易依托于服务业,服务业是服务贸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行业概念不同

服务业是一个产业概念,是一国内众多服务类法人机构和自然人的集合,其发生的业务属生产领域活动。而服务贸易是流通概念,是国家(地区)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或自然人之间的服务买卖活动,其业务属流通类业务。

2。业务总量和从属关系不同

就一国(地区)而言,服务贸易派生于服务业,是服务业的一部分,一般而言,其业务总量小于服务业。

3。涉及的国家(地区)的范围不同

一般来说,服务业仅涉及一国(地区),而服务贸易则涉及服务的进口和出口,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

四、国际服务贸易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各国政府部门和学术理论界对国际服务贸易进行了诸多分类。这里主要介绍政府部门常用的操作性统计分类。

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分类是各国政府根据IMF统一规定和使用的国际收支账户形式而采用的操作性分类。统计分类将国际收支账户中的服务贸易流量分为两类(见表1。2):

表1。2国际服务贸易流量统计分类表

(一)要素服务贸易(tradeinfactorservices)流量

即同资本项目相关,也即同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流动相关的国际服务贸易流量。要素服务贸易的概念源于传统的生产力三要素理论。生产力三要素指劳动、资本和土地(资源),后来有经济学家在其著作中提到了企业家管理才能,被称为第四生产要素。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有人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要素的范围又有所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实际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中,土地要素所提供的服务及报酬流量(地租)一般不考虑,劳动、管理、技术要素服务及其报酬(工资)同国际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流动只有间接关系而无直接关系,因此,国际收支账户不将劳动力管理和技术服务贸易列为“要素服务贸易”。这里的要素服务贸易专指资本服务贸易,其收益流量(股息、利息、国外投资收益等),在统计上反映为要素服务贸易流量。

(二)非要素服务贸易(tradeinnon。factorservices)流量

即同经常项目相关,而同国际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流动(国际投资和国际信贷)无直接关联的国际服务贸易流量。

非要素服务贸易流量在统计上反映为劳动力、管理和技术服务类报酬流量。

阅读链接

准确把握服务贸易的基本内涵

“服务贸易”(tradeinservices)这一概念国内并不陌生,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过程中谈得最多和谈得最艰苦的就是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问题,中国加入WTO承诺最多的就是服务贸易减让表。但实际经济生活中,许多人没有真正把握服务贸易概念的准确内涵,在谈论服务贸易时往往将服务贸易与服务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概念混淆。

国际上服务贸易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72年9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高级专家对贸易和有关问题报告》中。1974年美国在其《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中首次使用了“世界服务贸易”的概念。对于服务贸易,各国统计和各种经济贸易文献并无统一的、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基于国际收支统计的定义、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定义、WTO的定义、《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的定义。

概括起来服务贸易的概念应包括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贸易和通过外国附属机构实现的服务贸易两种。

资料来源:胡景岩,《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思考》,《国际贸易》,2006年第11期:32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