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际服务贸易第三版 汪素芹 > 第三节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与竞争(第2页)

第三节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与竞争(第2页)

1。国际信息服务贸易领域的技术合作

在国际信息服务贸易领域激烈的技术竞争中,出于商业模式的变迁或研发成本与风险等考量,提供信息服务的跨国公司之间也进行着不同层次的合作。

在软件领域,如果企业产品或服务能领先成为事实标准,就能产生锁定效应,从而获得高额市场利润。2005年,在网络计算标准方面,Globus联盟、IBM和HP公司等联合发布了新的网络标准草案WSRF(WebServiework);在Linux标准方面,中、日、韩就三国的双字节语音输入、语音打印输出、字库、公文传递等内容提出了相应标准,同时加强与FSG(FreeStandardGroup)合作,开展标准化基准(LSB)版本2(LSB2。0)的翻译转化测试认证工作。

在不同行业之间,摩托罗拉宣布与Google合作,将在其手机里加入具有Google搜索引擎功能的软件,用户可以用手机网上搜索,同时用户还可以对地点进行精确查找;松下、三星与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cast合作,共同推广高清电视机顶盒;摩托罗拉与柯达签订了长达10年的合作计划,使手机用户可以使用快捷键方便地发送、存储和打印图片等。

2。国际信息服务贸易领域的组织协调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领域的组织协调主要体现在信息服务业产业融合、集聚、分工、转型等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中的广泛应用,行业边界日趋模糊。信息技术与机械、汽车、交通、轻纺、建筑、冶金等技术互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技术领域和更为广阔的产品门类。而数字化技术更深层次的发展使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电子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日益融合。一方面,电子信息产业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中找到大市场。各种电子信息产品作为中间产品广泛渗透到其他产业的产品之中,形成具有行业特征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群。例如,数字技术与娱乐、玩具行业的结合,产生了娱乐电子行业;数字技术与传统信息服务业结合,形成了数字信息产业等。另一方面,其他各产业由于大量装备电子信息产品,从而表现出电子化和信息化的新特征,这使传统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大幅度提高,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其世界性采购、生产、经销的趋势日益明显。在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重组的过程中,其国际转移出现了产业聚集和有机分工并存的现象。电子信息产业区域积聚不仅在发达国家出现,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美国在世界市场占有明显竞争优势的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斯坦福大学附近的硅谷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四周波士顿128号公路等科学园。日本集成电路生产主要集中在九州岛熊本高技术区。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带。它们分别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和以北京-天津为轴线的环渤海地区。

2005年,以日、韩及中国为代表的消费类电子信息企业利润下滑,迫使传统电子信息企业进行经营战略的转型、组织结构的变革和生产流程的重组等,最为明显的是对传统电子信息产品的扬弃。三洋计划出售其OLED业务,并将停止在日本销售电视机。同样,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业时尚代表的索尼也将缩减传统家电、电脑等亏损部门的规模,而向游戏、娱乐、高画质等方向发展。

阅读链接

IT外包成为2012年亚洲地区重要的发展趋势

Gartner列举的未来五年内即将影响基础架构与业务的十大趋势包含了虚拟化与云计算。此外,IDC预测,到2015年,20%的企业应用程序支出将通过云技术实现托管。

就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来看,新加坡和亚洲其他国家的IT领导人仍然把降低成本和实现投资回报的最大化作为2012年的首要任务。上市速度对IT应用来说至关重要,原因是企业将专注于通过创造新的客户和进入新的市场来确保增长。因此,在2012年,通过外包IT基础架构实现优先战略将成为亚洲地区的一个重要趋势。

Savvis最近开展了一项独立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调查了一些IT行业决策者。其中,27%的IT领袖计划在2012年外包IT基础架构。这一数据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增长,尤其是新加坡。事实上,这一研究发现,在未来10年内,75%的新加坡IT决策者有望外包大部分IT基础架构,而一半以上的IT领袖会决定把基础架构转向云服务。

外包IT基础架构使得企业可以专注于它们的核心业务,并同时确保IT系统与业务的质量。IT外包的其他优点包括降低成本、灵活控制规模、使用专业化服务、增加竞争优势并提高员工弹性。

新加坡引领了亚洲地区的IT外包转移

与美国公司相比,新加坡企业不具备遗留系统,这也使得IT领袖能够尽快外包IT业务。新加坡赶上了澳大利亚等引领IT基础架构外包的成熟市场。中国和印度仅仅是略微落后于新加坡,对托管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现收现付”模式的崛起

由于企业需要适应全球经济衰退并逐渐从经济衰退中恢复,商业领袖不再仅仅对IT业务实现正常运营感兴趣。它们现在寻求实施一些合适的解决方案,帮助它们适应不同的情况并实现增长。企业仅仅在需要容量的时候才会有需求,而且它们还更喜欢在想要某项服务的时候才会去购买。因此,转向“现收现付”模式的IT供应商越来越多,这为企业的IT应用需求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使用混合云模式来减少安全方面的顾虑

谈到基础架构外包,安全问题是IT领袖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在过去几年中,企业已逐渐适应把自身的信息放在一个外部的数据中心或使用“云服务”。这主要归功于混合云模式的使用不断增加。混合云模式使得一些机密信息仅仅存放在企业的防火墙内,并只有内部用户可以看到,而在防火墙以外,只有一些非敏感的信息可以看到。

使用云技术来推动优先业务

目前,由于大部分IT战略是与商业战略紧密联系的,因此能够对企业的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的外包解决方案在市场上最受欢迎。由于IT不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如果能够迅速推动业务增长,一些高绩效的企业就选择性地外包IT。这就使得领导者可以把节省下来的资源用在一些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的业务活动上。这些企业往往拥有较快的上市速度、较低的成本并能够迅速地生产新产品等优势。

IT外包的最终目标并不仅仅是降低成本,而是推动优先业务。对各种规模的企业来说,如果希望满足不同终端用户的需求并实现较高的灵活性,云技术等IT交付模式是一个战略选择。

在2012年及以后的日子里,为了高效地利用云计算解决方案,企业需要改变对IT的看法,并改善IT部门,从而更好地了解何时使用一个标准化的云模式以及何时把资产和专业技术留在企业内部。IT领导人需要了解到云技术是一种工具,有助于优化支出并加快增长和提高生产率。

资料来源:MarkSmith,《IT外包成为2012年亚洲地区重要的发展趋势》,张晓茹译,载《aS》杂志,中文版2012年1月刊,转自中国服务外包网,2012。04。01。

[1]张晓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5)。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407页。

[2]张晓强。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6)。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54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