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际服务贸易课后题参考答案 > 第三节 国际服务外包贸易发展现状(第1页)

第三节 国际服务外包贸易发展现状(第1页)

第三节国际服务外包贸易发展现状

一、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现状[1]

(一)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总体发展状况

目前全球服务外包行业已经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处于产业恢复和快速发展时期。如印度2010财年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行业出口额有望达到500亿~570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加13%~15%,该行业国内市场营业额将为7610亿~7750亿卢比,增幅为15%~17%;英国外包市场从2004年到2009年增长了36%,未来10年仅仅在IT领域的外包业务将增长6倍。同时,2010年第四季度的TPI指数显示: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的年度收益达到93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5。1%;仅2010年第四季度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合同总值达到216亿美元,环比增长了30%。[2]

然而,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美元持续贬值和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影响,从整体上来看,全球服务外包行业仍然处于不景气时期。TPI指数显示,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合同金额为794亿美元,同比下降11%,ITO合同金额为624亿美元,同比下降3。7%,BPO合同金额为170亿美元,同比下降31%。因此,全球服务外包仍然没有恢复到经济危机以前的发展水平。

(二)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结构状况

到目前为止,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产业格局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服务外包的需求方--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仍然主导整个产业的发展。

从发包国来看,美国、日本、欧洲是主要的发包方,提供了全球服务外包业务的绝大多数份额。美国占了全球市场的64%,欧洲占了18%,日本占了10%,留给其他国家的还不到10%。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严重依赖于美日欧,使产业格局呈现出一种“中心-外围”的发展格局。

从承接国来看,服务外包承接国数量激增,但是发展的层次不同。从发达国家来看,服务外包承接大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加拿大等国国内服务外包行业成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发展优势,但是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人力资源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因此其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明显落后。许多国家已经跌出2010年Gart排行榜的前30强。

从发展中国家来看,最近几年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中国家数量激增,已经成为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上重要承接方。拉美、亚太地区的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极为迅速,正在成为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服务外包投资地,中国、印度、菲律宾承接了全球服务外包60%以上的份额。拉美的巴西、墨西哥等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服务外包承接国,2010年拉美的服务外包IT市场规模达到了2300多亿美元,2011年的增长率将达到9。2%。另外,近几年许多中小贫困、落后国家,如柬埔寨、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国内的服务外包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2010年斯里兰卡IT与商务外包产业产值达到3。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目前国内从业人员达到35000人,相关企业达到150家。

(三)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特点

1。服务外包手段增多,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

目前,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多元化发展已经十分明显。虽然传统的ITO外包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依然良好,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上ITO外包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BPO和KPO外包正在成为发展的主流。

2。承接地发生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独占鳌头

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一片萧条。为了降低开支、提高效率,发包企业在选择服务外包承接企业时重点考虑外包成本,因此拥有大量廉价而优质劳动力,国内产业发展良好的发展中国家就成为其首选之地。这就造成了近几年服务外包的承接地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全球服务外包新的发展基地。

3。服务外包向高端扩展,KPO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新的服务外包方式--KPO已经在世界上大行其道,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全球KPO产业已经从最初的12亿美元发展到拥有100亿~1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30%~40%的产业,其未来的发展更是不可限量。

二、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一)快速发展、全面布局的产业发展现状[3]

目前我国在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到10%;与国际领先外包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规模、交付能力、品牌、关键客户资源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服务外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大多数的服务中心是面向地理位置接近和语言相通的国内或地区客户(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等)。我国是东亚市场的首选,成为支持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服务中心,正在迅速变为全球服务业的供应基地。服务提供的内容从价值链的低端(数据处理和编辑)上升为高级的IT应用和财务服务。随着我国国内和离岸服务外包需求的增加,中央和地方政府服务外包鼓励政策相继出台。最近几年我国的服务外包行业快速发展,虽然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但是还是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2011年,我国服务外包快速增长,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323。9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其中,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238。3亿美元,同比增长65。0%,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2011年我国承接服务外包占全球的23。2%,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统计表明,美欧日等是我国服务外包的主要市场。2011年,我国承接来自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达164。3亿美元,占我离岸外包合同执行总额的68。9%。2011年,我国新增服务外包从业人员85。4万人,其中新增大学毕业生(含大专)58。2万人,占比达到68。1%。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服务外包企业达到16939家,从业人员318。2万人,其中大学以上学历223。2万人,占70。1%。

从地方发展来看,服务外包行业已经成为各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手。东部地区是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集中区。2011年,江苏、上海、广东、北京、浙江五省市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达177。8亿美元,占全国离岸合同执行总额的74。6%。从全国范围看,东部地区各省市离岸合同执行额合计208。6亿美元,占全国离岸合同执行总额的87。5%。中西部地区服务外包发展速度较快,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同比增速为东部地区的一倍多,发展潜力较大。到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大连、成都、合肥等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样板,以大连软件园、安徽服务外包软件产业园等84个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为主力,以东软、海辉、华信等企业为龙头,动漫、软件、物流、金融、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同步发展的多元化、全面化发展的格局。如大连通过大力发展以软件行业为特色的服务外包行业,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服务外包中心和软件中心,有我国的“班加罗尔”之称,2010年,仅大连高新区就拥有3000多家企业,12。6万从业人员;成都目前也已经走出一条以高新区为重点,以软件研发、服务外包、硬件制造等IT行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之路,预计到2015年高新区将有望成为3000亿园区,使成都成为我国IT行业的第四极。国内外包基地集聚效应正在形成。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分两批命名上海、西安、大连、深圳、成都、北京、杭州、天津、南京、武汉、济南11个城市为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这些城市把承接服务外包作为优先发展产业之一,并在政策上给予各种优惠鼓励。

(二)规模优势以及不断提升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视,我国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领域已经取得初步成就,主要体现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已经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承接大规模国际服务外包的业务能力、在国际特定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内企业。我国原有的知名制造业企业如华为、联想出于赢利模式调整的需要已经开始进军服务外包领域。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其支撑产品生命力的研发能力,这些制造企业凭借多年的海外发展和并购经验,具备了大力发展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潜力。除了我国企业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业务以外,知名的跨国公司也在我国建立了一批主营或兼营服务外包企业以及研发中心,为扩大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潜力巨大,快速上升的未来预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