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课后答案 > 第三节 我国对外建筑服务贸易(第1页)

第三节 我国对外建筑服务贸易(第1页)

第三节我国对外建筑服务贸易

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现状

2001年起,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已经连续8年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近3年增长速度异常迅猛。2008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当年新签合同额达到1046亿美元,同比增长34。8%。2009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1-10月新签合同额1001。5亿美元,仍同比增长22。7%。2010年1-10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659。9亿美元,同比增长15。3%。2011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新签合同额1423。3亿美元,同比增长5。9%。

二、我国在国际工程市场中的地位

(1)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速度较快,但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依然很小。

(2)我国对外承包的区域范围有所扩大,但主要业务仍集中在亚洲、非洲。

(3)出现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承包企业,但与国际大承包商的差距仍然较大,具体表现在:①缺乏应有的资金扶持。②缺乏复合型国际工程承包管理人才。③技术与管理上仍然有较大差距、市场竞争日趋激烈。④市场准入壁垒的限制。⑤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较差。

三、我国建筑服务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机遇与对策

(一)加入WTO为我国的建筑服务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非歧视原则促使我国对外承包市场的扩大。

(2)关税壁垒的减少将使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成本降低。

(3)WTO成员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可获得更多的国际工程承包信息。

(4)企业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积累国际工程承包的经验。

(5)我国企业的“准出”制度将更加宽松。

(二)为开拓国际承包市场,我国采取的措施

(1)为支持和鼓励我国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制定相应的政策。

(2)建立信息网。

(3)加强对境外承包工程企业的管理。

(4)充分利用成员国的合法权益。

(三)为开拓国际承包市场,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和信息收集,尽快使中国的建筑咨询企业打入国际市场。

(2)对外承包企业要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的道路。

(3)加强承包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

(4)提高企业的技术竞争力。

(5)培养和增强承包企业的融资能力。

(6)加强与国际大承包公司的合作。

(7)提高承包企业设备供应和采购能力。

(8)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加强人才培训。

阅读链接

2011年上半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简讯

2011年上半年,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标的企业数达到了166家,累计完成1008个项目次的投标,实际发包项目数量为872个,分布于10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企业数、投标总数、实际发包项目数量和国别市场数,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0%、15。1%、28。4%和5%。

以发包项目数量计,我国企业在交通运输和房屋建筑领域参与竞标的发包项目合计达557个,占全部发包项目的64%,竞标项目专业领域分布仍然比较集中。以预计合同额衡量,交通领域发包项目以481亿美元的预计合同总额排第一位。由于电力领域项目的大型化,我国企业在该领域项目发包数量虽仅为90个,但预计合同额却高达280亿美元,超过房屋建筑排在第二位。

在交通运输领域,总计有75家企业参与了327个项目的竞标,单个发包项目平均有1。3家中国企业参与竞标,较去年同期的1。5家有所下降;房屋建筑领域,总计有60家企业参与了230个项目的竞标,单个项目平均参与中国企业为1。1家,而去年同期为1。3家。

从项目发包数量来看,我国企业参与竞标的项目90%都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地区,较去年同期上升了4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增加。2011年上半年,我国企业在非洲地区参与了428个发包项目竞标,参与项目数排第一位,亚洲地区以357个项目紧随其后,而在美洲、欧洲等其他地区仅参与了87个项目的竞标。

2011年上半年,先后有111家会员企业参与了亚洲市场竞标,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0家企业,在该地区,我国企业参与面进一步扩大;82家会员企业参与了非洲市场竞标,较上年同期仅增加7家,非洲作为我传统承包工程市场,参与市场的企业基本维持稳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