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际服务贸易pdf > 第一节 国际服务外包贸易概述(第2页)

第一节 国际服务外包贸易概述(第2页)

服务外包主要集中于服务业中的智力密集型行业,如保险、银行、软件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通常发包企业为了集中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将相对属于低端的业务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但即便如此,服务外包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有机构成,依然具有较传统加工贸易更高的技术含量,因而对人力资源提出较高要求。另外,作为一种服务业,国际服务外包需要供应商与客户进行大量的业务沟通和交流,相对于制造业中的加工贸易形态,它具有更强的知识外溢效应。

(三)低消耗,无污染

在传统的货物贸易的资本与人力分工模式下,发展中国家为了发挥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增加就业,往往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付出了牺牲环境的代价。服务外包作为一种现代服务贸易形式,不用进行实物生产,多数是依赖IT设备,并不需要生产方消耗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几乎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四)对基础设施条件要求较高

服务外包需要具备恰当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介入条件,因此对该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条件有较高要求。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原先不可储存和不可运输的服务跨境提供成为了可能,进而产生了国际服务外包这种新兴贸易形态。因此,相对于货物贸易中的加工贸易,贸易的发展存在着较高的进入门槛。也正因如此,目前的服务外包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世界上最不发达地区从中所得甚少。此外,随着有条件的发展中国家不断拓展本国的服务外包,也将会有力促进本国的信息化进程。

四、服务外包的地位与作用

(一)有效节约成本,增大企业的利润空间

由于服务外包的承接方通常都是通过互联网或电子通信的方式向发包方交付服务。这种远程交付方式使得服务外包双方(即发包方和承接方)均不需要从事任何形式的跨境活动(例如人员的过境流动或设立境外分支机构),从而使得服务外包双方均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增大利润空间。

(二)集中主要资源,提升发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持续发展

一般来讲,服务提供商具有提供的服务范围广、员工技术精湛、管理水平高等优势,因此,相对于发包商,他们能够提供更加专业、更高质量的服务。当企业由于受资金、技术支持等因素的限制而无法在短期内提升企业内部服务质量时,选择将服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将会使得上述问题迎刃而解,而且能够享受更加专业的服务质量。此外,企业通过把一些非核心的服务外包出去,可以把主要资源集中在核心竞争力的建设上,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从战略角度来讲,服务外包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有效规避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继续深入,企业的竞争环境日趋复杂,所应对的挑战也日趋国际化。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一个企业事无巨细,包揽所有的业务,则无法对迅速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和顾客需求做出更好的反应。因此将非核心服务业务外包给服务提供商无疑是最佳选择。一方面,服务外包使得企业内部机构得以大大精简,从而显著提升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和灵活性。另一方面,发包商与服务提供商之间是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风险共同体,而不是单纯的雇佣关系。服务外包可以使企业与服务提供商共担新技术的风险,或将风险完全转移给服务提供商。服务外包也可以使组织将全部或部分由于技术和技能陈旧所带来的固有的风险转移给服务提供商。

国际服务外包是一种新的商务模式。除了企业的角度外,从更宏观的视野看,服务外包有助于实现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深化国际分工与合作,扩大国际贸易和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缩小南北经济差距和数字鸿沟,对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也有积极意义。但是,服务外包在推动世界经济和相关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造成负面影响。服务外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之间,世界上最不发达地区几乎处于边缘状态。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调查显示,在欧洲500强企业离岸服务外包中,印度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西欧、中东欧,与前三者相比,非洲的份额几乎为零。因此,最不发达国家有可能在以服务外包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继续被边缘化。

阅读链接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

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广东省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广州)服务外包合作发展交易会”28日在广州举行,本次会议为期两天。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在出席开幕式时表示,未来中国将继续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引导服务外包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的专业化团队承接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当前,许多国家都将发展信息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服务外包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蓬勃发展,服务外包成为各国参与全球分工与协作、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在出席本次会议开幕式时表示,为顺应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自2006年以来,商务部与有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认定了包括广州在内的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从财政、税收、人才、信息安全等方面全面推进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各地政府也相应出台了有关配套政策。在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服务外包实现了快速增长。”

近年来,服务外包产业正以年均超过30%的增速在中国蓬勃发展,2011年,中国承接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324亿美元,同比增长63。3%。专家预计,到2015年,中国服务外包内需市场将上升到320亿美元的规模,这比2009年增加5倍。

商务部副部长王超表示,目前,中国已经具备较好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条件,政策环境不断优化,高素质人才的供给充沛,离岸在岸市场协调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面对机遇,要在承接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推动中国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转型。“十二五期间,商务部将继续协调有关部委,着力从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引导服务外包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推动示范城市实现差异化发展、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中国服务国家品牌等方面入手,使我国的服务外包产业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本届“服交会”以“日趋活跃的内需市场与服务采购商机”为主题,由开幕式暨高峰论坛、专题研讨会、分析师讲座、一对一咨询等环节组成。专题研讨会将结合广州当地的产业特色,重点关注金融服务、医药研发、电信服务三个行业。

资料来源:谷盈阳,《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中国服务”打造国家品牌》,2012。04。03,gb。27824201202285311s3576852。htm。

[1]郑雄伟。国际外包--国际外包理论与战略。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20页。

[2]卢锋。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问题研究。经济研究,2007(9):49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