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际服务贸易第二版 > 第四节 现代经济理论与服务贸易(第2页)

第四节 现代经济理论与服务贸易(第2页)

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从另外一个方面讨论了市场失灵或信息资源配置失灵的问题。市场参与者希望通过价格体系获得所需的完全市场信息,而一旦价格体系能够传递完全市场信息时,每个市场参与者又都不再搜寻新的市场信息,从而导致价格体系无法传递完全市场信息。于是,具有传递完全信息能力的价格体系可能最终毁灭包含这种价格体系的市场,至少使市场效率处于低下状态。毫无疑问,认为市场是充分有效的观点隐含了市场价格灵敏的假设,而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则表明市场价格体系并非能够常常反映市场供求状况,甚至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形成的市场价格有可能反映的是一种虚假的经济信号或市场信息,从而错误地引导市场参与者的投资和生产方向及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市场难以有效地发挥其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功能。非市场机制则会取代市场机制成为社会稀缺资源的主要分配方式。

阅读链接

综合训练

【基础练习】

(一)概念解析

使用价值价值消费替代性消费引致性消费互补性供给价值需求价值特定要素规模经济

(二)概念比较

服务产品价值与使用价值价值与服务产品的价值服务产品的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三)问题与思考

1。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有哪些特征?

2。影响服务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3。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指导性有哪些?

4。要素禀赋论对服务贸易的指导性有哪些?

5。新贸易理论的两个假设条件是什么?

【提高练习】

(一)分析题

1。试分析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与实物产品的使用价值的异同点。

2。分析服务贸易对福利影响的静态效应。

3。试利用特定要素模型分析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二)应用题

1。要素禀赋论指导服务贸易存在的困难有哪些?

2。比较优势理论指导服务贸易存在哪些困难?

(三)案例解析题

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收支总体情况

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收支总额364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6%;服务贸易收入1712亿美元,增长32%;服务贸易支出1933亿美元,增长22%;逆差221亿美元,下降25%。我国服务贸易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服务贸易逆差较上年有所下降。其他商业服务、建筑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及咨询等项目顺差较上年增长是造成服务贸易逆差缩小的主要原因。2010年,上述四个项目顺差分别为184亿、94亿、63亿和77亿美元,分别增长2。1倍、1。6倍、92%和47%。服务贸易逆差主要来自运输、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及旅游项目,逆差分别为290亿、140亿、122亿和91亿美元。其中,旅游项目逆差增长较快。2010年,我国旅游收入458亿美元,增长15%;旅游支出549亿美元,增长26%;逆差91亿美元,增长1。3倍。在旅游收入方面,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我国入境人数较上年增长5。8%。在旅游支出方面,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使居民消费结构继续呈现多元化发展,2010年我国出境人数较上年增长20%。从分国别和地区旅游收入和支出测算的情况看,我国对美国、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和中国澳门均呈较大规模的逆差。服务贸易主要伙伴国家和地区基本保持稳定,集中度较高。服务贸易收支前十名伙伴国家和地区占全部服务贸易收支的80%。其中,服务贸易收入来源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位的是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日本和英国,支出目的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五位的是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日本和韩国。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2010年国际收支报告》,。safe。gov。,2011。04。01。

阅读以上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2。结合第三节和第四节的“相关链接”中的表2。1和表2。2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1]此观点还意味着,国际贸易的结构是不确定的,因为建立在规模经济效果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暗自包含着这样两个重要的假定条件: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水平的差异;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一定是有差异的,甚至可以说,在参加贸易的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仍可以存在。

[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国际化分散生产所需的最小规模越来越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