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国际服务贸易第2版陈宪 > 第一节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基本概念(第1页)

第一节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基本概念(第1页)

第一节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基本概念

一、信息

(一)信息的含义

自1948年美国数学家仙农(Shannon)创立信息论以来,人们为信息一词所下的定义不下数10种。什么是“信息”?近代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有一句名言:“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物质向人类提供材料,能量向人类提供动力,信息向人类提供知识和智慧。

不同的领域对信息有不同的解释。通俗哲学对信息一词的表达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从广义上讲,信息是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状态的变化。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例如日出、月落,花谢、鸟啼以及气温的高低变化、股市的涨涨跌跌等,都是信息。信息是一种“纯客观”的概念,与人们主观上是否感觉到它的存在没有关系。

狭义的“信息”指信息接收主体所感觉到并能被理解的东西。中国古代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和“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典故。这里的“烽火”和“鼓声”都代表了能为特定接收者所理解的军情,因而可称为“信息”;相反,至今仍未能破译的一些刻在石崖上的文字和符号,尽管它们是客观的存在,但由于人们(接收者)不能理解,因而从狭义上讲仍算不上是“信息”。同样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鸟语是鸟类的信息,而对人类来说却算不上是“信息”。可见,狭义的“信息”是一个与接收主体有关的概念。

(二)信息的特征

1。信息具有时效性

信息与接收对象以及要达到的目的有关。例如,一份尘封已久的重要历史文献,在还没有被人发现的时候,它只不过是混迹在故纸堆里的单纯印刷品,而当人们阅读并理解它的价值时,它才成为信息。又如,公元前巴比伦和阿亚利亚等地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很长时间里人们都读不懂它,那时候,还不能说它是“信息”;后来,经过许多语言学家的努力,它能被人们理解了,于是,它也就成了信息。

2。信息具有价值相对性

信息的价值与接收信息的对象有关。例如,有关移动电话手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问题的讨论,对城市居民,特别是手机使用者来说是重要信息,而对于生活在偏远农村或从不使用手机的人来说,就可能觉得这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信息。

3。信息具有传递性

信息有多种多样的传递手段。例如,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用符号、语言、文字或图像等为媒体来进行;而生物体内部的信息可以通过电化学变化,经过神经系统来传递,等等。此外,信息可以通过媒介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传递,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由此及彼,由古及今。这意味着人们能够突破时空界限,对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信息加以选择,增加充分利用信息的可能性。

4。信息具有共享性

信息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不会被消耗掉,还可以加以复制,这就为信息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条件。信息可共享的特点,使信息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用,同时能使信息资源生生不息。例如,人们可以把各种信息借助文字、图像、胶片、磁带(盘)、声波、电波、光波等物质形式的载体表现出来,为人们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所感应、接收,并进行处理分析。

5。信息具有转换性

人们获取信息的目的是将信息从无形的资产转换为有形资产,从转换的方法看,一方面信息的物质载体形态相互变换;另一方面使信息精确度得以变化。例如,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决定在北京市附近的包头市,铺设一条连通包头油田到北京的输油管道。中国向全世界招标时,日本商人第一时间拿出最好的方案和优惠的报价,取得了项目的修建权。后来,据报道,日本商人根据2年前,一份《中国日报》上刊登的包头市开采出新油田的新闻和一张登有“石油铁人”王进喜的照片,得出了这条有重大商业价值的信息,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商机。

6。信息具有伪装性

由于信息可以衍生,产生无限的新信息。但在衍生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在认识能力上存在差异,容易造成“认知伪信息”,或“传递伪信息”。例如,成语里有“以讹传讹”说法。也有人为了某种目的,故意采用篡改、捏造、欺骗、夸大、假冒等手段,制造“人为伪信息”。例如成语典故里的“三人成虎”的故事。

(三)信息的产生与传播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商贸活动、社会活动都离不开信息。从远古至今,人类社会经历了4次信息革命:第一次--使用了语言和文字;第二次--印刷术的发明;第三次--开发了电信、广播、电视、传真等交流工具;第四次--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当今,正处于计算机和电信整合为一体的第五次信息革命时期,即计算机网络化时代。如表13。1所示,不同时代的信息革命,对信息传递的方式起到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表13。1信息的产生与传播年表

二、信息产业

(一)信息产业的含义

信息产业化是以信息技术的巨大突破为背景的,或者说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一场革命。信息产业又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

信息和通信技术--IationanduniTeology)是指通过电子方式生产、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利用知识和信息的专门技术。具体而言,它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软件技术,等等。

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IformationanduniTeologyIndustries)是指利用现代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手段,通过信息采集、存储、传递、加工、利用等环节所进行的以信息服务、技术开发以及信息产品的制造为主要目的的产业,信息产业也包括出版图书报刊、开办广播电视和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从生产和服务两大领域来区分,信息产业分为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两大部分。前者以电子器件、设备,计算机及通信设备的制造为主,后者则利用这些设备和技术提供信息服务。

国际上关于ICT产业的分类有多套体系,中国的产业分类体系仍然没有将ICT产业集中作为一个单独的产业群进行分类与统计。因此在ICT产业总量和产业水平研究中以《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与代码》(NEICC)为依据,从中筛选符合定义的产业部门。ICT产业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邮电通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电子信息产品销售业、广播电视业五个行业。

本章综合分析了以上各个产业分类体系对ICT产业范围的界定,以及国内外文献资料关于ICT产业的各种定义及说明,同时考虑到我国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以《中国电子工业年鉴》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分类法为基础,将ICT产业划分为广义ICT产业和狭义ICT产业。广义ICT产业又可分为ICT制造业和ICT服务业,其中ICT制造业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业;ICT服务业包括邮电通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产品销售业和广播电视业。具体的产业分类见表13。2:

表13。2ICT产业分类法表

(二)信息产业的特征

1。战略性

信息产业是当今社会的战略技术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约束,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提供技术基础,还能够满足大国发展经济需要,有助于建立与大国产业和大国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经济结构,提升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此外,信息产业的发展能够满足维护国家安全及国家的其他需要。

2。高创新与高风险性

信息技术代表了当今社会最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信息产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频繁的更新换代紧密相连。目前,世界上信息产业已经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它以科技研发为先导的特点日益明显。信息技术的扩充速度是每三年增加一倍,信息技术专利每年新增超过30万件,科研资料的有效寿命平均只有5年,可见,信息产业的创新速度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比拟的。创新是有风险的,信息产业的高度创新性也必然蕴含着高风险性,这不仅因为信息技术产业化所需的资金相对较大,而且由于信息技术产业化的成功率较低,加上形成产业化的过程周期较长,因此,在信息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有较充足的资金来支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