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爱是教育的灵魂演讲稿 > 二建平台 我有生命激扬的战队(第3页)

二建平台 我有生命激扬的战队(第3页)

一个人的智慧只能是涓涓细流,且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智慧才能汇集成汪洋大海。教学素养的提高,不能够闭门造车,而是需要所有老师相互促进,在共同的研讨中,群策群力,体现集体智慧的力量,与所在语文课组教学团队共同成长,找到自己的不足,吸取他人的精华,达到逐步提升自身能力的目标。

课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八十中教育教学的一件大事,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向。在如何围绕学校课改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我将立足岗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要抓住每一个学习、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机会,积极参加课改的研究活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活动,在课改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且全力以赴,努力让自己成为课改中的先锋,课改中的专家,为八十中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朱宝兰老师自愿加入后勤服务中心,希望能够为全校师生服务!何映花老师想应聘为导学案编写研究中心、班级建设指导中心、教学质量检测中心或其他中心的成员,渴望为学校工作出一份力!何婉莲、毕金兰、孙涛参加导学案编写组。何校、祝小平、苏志彬、刘安、唐强、肖金花参加班级管理中心组。

钟凤珍老师说:课改是学校的一件大事,我愿意在后期服务方面为学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李玉婷老师说:李玉婷自愿成为学校新设机构行政服务中心中的一员,一定用心尽力、尽职尽责。其他机构如果有需要,我也愿意积极参与。

张翠玲老师说:我很想为学校做点实事,所以我报名参加导学案编写研究中心,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员。我会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编写导学案。

田清福老师说:田清福自愿成为学校新设机构五个中心中的一员,一定用心尽力、尽职尽责。

蔡腊梅老师说:蔡腊梅老师自愿成为学校新设机构五个中心中之班级建设指导中心的一员,一定用心尽力、尽职尽责,相信您的信任与我的实力将会为我们带来共同的成功!

叶琳、钟婉章老师志愿加入导学案编写中心或检测中心,愿意奉献一己微薄之力。

李莉老师说:我也想报名!自愿成为学校新设机构五个中心中的一员,一定用心尽力、尽职尽责。呵呵……向您看齐!就是想了半天也不知道那个中心适合我。反正我愿意为您为学校工作尽心尽力!

金花老师说:我报名参加导学案编制、班级文化管理,行吗?

潘小燕老师说:作为参与新课堂改革的一员,在改革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导学案的编写问题。导学案编写的好坏决定了往后的教学环节是否能够顺利地进行。作为年轻教师,我对导学案的编写信心仍然不足,因此,我想申请参与学校的“导学案编写”。希望能通过向前辈老师的请教、与其他年轻教师的讨论,增强自己编写导学案的信心,提高编写导学案的水平,从而让学生今后能更好地学习,课堂改革更能顺利地进行。

祝小平说非常佩服袁校长为学校付出了那么多,非常感谢学校和级组,并认为导学案编写研究中心和班级建设指导中心他都有能力参加……

至于高三理数备课组的老师李彩莲、胡海波、毕金兰等,大家集体报名参加导学案编写研究中心……

战旗飘飘战歌响,我作为这一场战役的指挥员,看着大家群情激奋,斗志昂扬,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极大地调动,个个从心底里发出嘹亮的声音:我要做!心里就已然明了:胜利,属于我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

林中秀木的风采

领导班子如此,每一位教师也应该如此,有为才能有位,有为就能有位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当然,教师队伍不可能整齐划一,教师们年龄有大小,入职有早晚,学科有差异,觉悟有高低,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有不同,但他们的成长状态直接决定了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他们的专业化成长更需要我们付出心血。

感人之善,成人之美,何况是自己旗下的这些老师们,我们注定是一个战队的战友,共进退,共荣誉,共喜乐。所以,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我都愿意对他们手把手提携,与他们肩并肩前进。陈素兰老师曾经是我的学生,在茫茫人海中,我们总是和一些人缘分更深,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夫妻之间的缘分就不用说了,能够像我和小陈老师一样,由师生而同事,并且是在同一年来到同一个单位工作,不能不说是一种神奇的缘分了。或许因为如此,对于我的每一项改革举措,对于我的每一项管理措施,她总是有着更多的默契、认同和支持,但是,她与我的这一层关系,也曾经带给她很大的困扰,所幸的是,既有美善之心,必有美善之行,这样的成长不惧风吹雨打。所以,当我看到陈素兰老师写给我的《笑得越发轻松了》一文时,也就不由得会心地笑了:

2007年7月,四年大学学习之后,我顺利地通过白云区组织的统一笔试以及八十中组织的课堂试讲,成了八十中一名普通的政治教师,踏上了自己喜欢的教师工作岗位。

第一次政治学习会议,在校长席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高中三年的级长袁闽湘老师。震惊之余,三年美好、温馨的回忆顿时浮现于眼前——那个温文尔雅、常常和我们一起笑的级长,那个如灯塔般时时给我们以指引的级长,那个高考前给每位同学一个鸡腿打气的级长,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接下来要介绍新老师了,在介绍到我时,袁校很自豪地加了一句:“她是我的学生。”因此,在属于我的毕业季,除了愉悦之外,还多了一抹亲切。

虽然是从校园到校园,但毕竟是从学生到了职场,我难免会有很多的不适应、迷茫、困惑,从开始时站在讲台慌慌张张到淡定自如,从开始时做学生辅导工作底气不足到能让学生打开心扉和我说真心话,当中,同事的无私帮助,我不胜感激,我自己也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学生也见证着自己的成长。时间就这样慢慢地流淌。时常在校园内遇到袁校,还不自觉地冲口叫了声“级长”——三年的高中“革命”生涯,级长是一个多么强大的存在,后觉得失言,尴尬地想着改口,他只是亲切地笑笑,似乎不觉得“级长”这称呼有何不妥,我心中的亲切感倍增。每每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心里充满了钦佩,也更激励着我努力工作。

在同事的细心指导下,经过一年踏实刻苦的工作,在2008年年度考核中,我被评为优秀教师,并获得白云区政府嘉奖。作为一个工作仅仅一年的年轻教师,获得这个荣誉,那种感觉真的很难形容——很开心,也很欣慰,因为,我觉得这是对我自己过去辛勤工作的一种承认、一种肯定。开心欣慰之余,继续平凡的教师工作。但渐渐发现,有些同事看我的眼神,没有了原来的亲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满。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自己多心多疑了,后来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有些老师认为,一个参加工作第一年的年轻教师,怎么可能就能够获得年度考核优秀和白云区嘉奖呢?学校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还不是因为她是校长的学生吗?知道这些后,我有种晴天霹雳的感觉,心里很委屈,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了解我吗?难道我真的不够努力吗?难道我真的不配拥有这样的荣誉吗?一种不被承认、不被肯定的感觉直冲脑门,与刚获得荣誉时的感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对我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我从委屈,到悲观消沉,到后来变为怨恨——对袁校的怨恨。为什么?为什么你是我高中三年的级长?就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我一年的努力、一年的坚持后所取得的荣誉,就被彻底否定,就被定义为是靠“关系”。于是,在校园内远远处看到袁校,我就绕个弯逃跑,我不想让同事看到我和他的任何交集。其实我心里充满了矛盾,一面是亲切的级长,一面是被我曲解的校长,我无法面对,我只想逃避。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到了2009年年底。经过到各地考察和深思熟虑,通过反复调研论证,多次召开行政会讨论后,袁校带领全校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桌的摆放不再是沿袭千年的学生面对老师,而是学生桌对桌,面对面;教室里除了讲台上的黑板外,后墙上还有一块更大的黑板,黑板也不再是老师的附属物,变成了学生的舞台;老师在课堂上一般只讲8分钟,其余32分钟都交给学生,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同学讲解展示、点评;上课的时候,学生或坐或站或走,谈笑风生……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行遭到了很大的阻力,老师、学生、家长中出现了很多的质疑。作为校长,作为一个高中的校长,压力可想而知。那段时间看到行色匆匆的袁校,我感觉到他脸上有点沧桑,有点憔悴,但从眼神中,我看到了坚毅——这个眼神是多么熟悉,高中三年,那个陪着我们全级一起走向高考、迈向高考的级长的眼神,就是这样的坚毅、这样的执着。

顶住压力,袁校果断地采取了“请进来”的方式,邀请课改专家与名师在周末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大容量、高强度、快节奏的培训。专家们通过理论讲座、专题报告等形势,与老师共同备课、分析课例与评课等方式,让老师们从理论与实践上对课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学校组织教师“走出去”,分批到课改名校参观学习;再邀请专家和名师对师生进行集中培训和指导,亲自上示范课,给老师答疑解惑;然后针对学习的内容,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大容量、高强度、快节奏的培训和反思,推动了课改之初踌躇的步伐,打开了师生封闭的天窗,让大家明确了课改前行的方向。经过几个月的探索,学校的课堂渐渐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老师开始有意识地“让位”,学生在羞怯、犹豫中尝试着迈开脚步,进行合作交流、板书展示、对抗质疑。

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亲历者,我见证着“课改”的“成长”,也见证着袁校为此付出的日日夜夜和辛勤汗水,深知当中的不容易。突然,我释怀了,何必那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呢?觉得是值得做的,认定了方向努力去做,少管些闲言碎语,总有一天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的。

每每经过校道,看到袁校,微微笑一笑,感觉轻松自在。(陈素兰)

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说,“先有名师,后有名校。”学校要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作为一名校长,首要的任务就是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要打造一支优秀的、战斗能力强的战队,就要使教师善于学习,敢于创新,甘于奉献,要关心、尊重、激励教师,以情感人,并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抓住各种各样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要打造一支优秀的、战斗能力强的战队,还要使一些优秀的教师个体脱颖而出,形成榜样的力量,发挥其辐射和引领的作用。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多年的工作者,我一直将教师作为自己的兄弟姐妹,将促进他们的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他们携手并肩,共同进步。

2011年9月6日,在即将迎来第27个教师节的日子里,我校数学科组的陈雪玲教师作为教师代表参加了政府组织的盛大活动,与大家分享了她的点滴成长心得:

2001年,初为人师的我一迈进母校,就告诉自己:爱是人生最大的智慧。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把智慧和真诚献给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它是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学生默默付出的点滴事情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至真至纯的师生情谊。

2008年,我刚休完产假,就接到学校安排我任教高三的通知,但是,公公婆婆远在汶川,仍然处在“5·12”地震带来的伤痛中,根本无法前来帮忙带小孩,亲情与工作的天平一下子在我心中难以平衡:一边是年幼需要母亲精心呵护的孩子,一边是毕业班需要充实教学力量的现实。是向校长诉求自己的家庭困难,还是迎难而上接受双重挑战?思量再三,我决定请人照看孩子,就毅然走进了高中三年级的课室,和学生一起投入到高考的拼搏备战中,跟他们一起分享备考岁月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

当时,我担任高三数学备课组长,正是我们数学科组开展“教学案一体化”教学的探索阶段,我既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还要把关备课组“教学案”的质量。每天早上,女儿还没有睡醒我就出门;每到晚上,为了赶快到办公室备课和辅导学生,一放下饭碗,我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躲开女儿朝我伸过来的一双稚嫩的小手,迅速关上门,把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关在门里,快步跑下楼。回到办公室备课、批改试卷、辅导学生,经常是回到家时女儿已经睡着了。现在回想起来,心里还禁不住有些酸楚。

作为教师,我只是在学生人生求学的路途中为他们点燃一盏星灯,而他们给我的却是满天灿烂的阳光和感动:生病的时候,他们把深沉的挂念给了我;生气的时候,他们把真诚的道歉给了我;评教的时候,他们把最美好的赞誉给了我;毕业的时候,他们把深情的祝福给了我。我幸福地感受着为人师的满足和骄傲,珍藏着他们的一份份深情厚谊,鞭策着自己行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自卑,不松懈,不自足;言有情,心有意,行有样;以高尚的人格去塑造人格,以美好的品德去培育品德。

2011届时,我班的一位女生患有贫血症,身体比较虚弱,我建议她坚持慢跑锻炼身体,还陪她一起跑,长长的跑道上,经常有我们运动的身影。在高考前两个月的一次月考,她因为身体虚弱,请假去看病。回校之后,她哭着对我说:“老师,我很紧张,没参加月考,感觉自己比别人退步了。”我安慰她,鼓励她把身体养好,并叫她把中药交给我来煲。之后的两个月,我就担当起了照顾她的责任。每回煲药都是一天煲三次,盛在保温瓶里,然后提到课室给她,她动容地说:“你不是我的老师,你是我的姐姐!”我的办公桌上也经常放着学生从家里带来的水果和小纸条:“老师,多吃水果,注意身体!”毕业时,学生都围着我说:“老师,你已经连续三年教高三了,每周你至少要上十六节数学课,嗓子都哑了,下一年不要教高三了,太辛苦了!”贴心的话让我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我笑了笑,告诉学生:学校需要我在哪我就在哪。现在,我仍然任教高三。

和所有的教师一样,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会以满腔的热情去爱这个职业,用心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我爱我的事业,我会把八十中人“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化作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思想动力,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出色;我爱我的学生,我会以自己的耐心、爱心、细心和真心,服务学生,做一名让学校、让学生和家长都满意的教师。

在教育工作岗位,我只是做了一名普通教师应该做的点点滴滴,但是学校、上级教育部门却给了我很多荣誉,捧着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我告诉自己:珍惜,感恩!以此鞭策自己不断努力向上,服务学生,奉献教育。

最后,祝各位在教育战线上奋斗的领导和老师们节日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我们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谢谢!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一片林子,总是免不了有一些率先成才的秀木,但如果阳光和雨露均匀地洒向每一棵花木,如果每一棵都极力向上生长,我们的教师队伍就可以做到个个都是秀木,个个都是良才,我们就可以策马云山,一起奔跃向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