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园教师编制报名官网 > 问题四 幼儿教师如何与同事或幼儿家长相处注意人际交往的角色意识(第2页)

问题四 幼儿教师如何与同事或幼儿家长相处注意人际交往的角色意识(第2页)

第三,QQ群或者微信圈。老师可以建立家长QQ群,聊聊孩子在园的表现、在家的情况,促进老师与家长间的沟通。同时,家长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育儿经验。

第四,电子邮件。对于难得上网,工作又确实忙得不得了的家长,老师可以定期向家长发邮件,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

老师运用这些现代化的通信方式,能及时消除家庭与幼儿园在沟通过程中的矛盾,使工作更有实效性。

★案例三:过度热情的家长★

下雨的一天早晨,在迎接幼儿入园的时候,老师发现帅帅的妈妈正蹲在幼儿园的地上擦拭地面的雨水,怕地面过湿造成幼儿摔倒等意外事件发生,但是她蹲在那里擦拭时影响了其他幼儿和家长的出入,给我们迎接幼儿造成了不便。

分析

这类家长常常积极热情地关心幼儿园工作,大到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小到关心幼儿园的门窗、环境等是否安全,是否存在隐患,是否会伤到孩子。这类家长能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当然是非常受老师欢迎的家长。但是,有时候连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他们也要管,也会给幼儿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对策

老师可以请这些家长来做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让他们参与班级的环境创设、亲子活动。当老师与其他家长沟通遇到麻烦时,也可以借助这些家长来做家园沟通的桥梁,请他们代表老师跟其他家长沟通,帮助老师做好其他家长的思想工作。因为有时候家长间的交流比老师的苦口婆心要有效得多,所以老师应珍惜这些不可多得的帮手,积极调动他们配合自己的工作。

★案例四:全权委托的家长★

成成的爸爸妈妈可谓是老来得子,两人四十多岁才有了儿子,因此对待自己的儿子特别珍爱,虽然如同掌上明珠,但是教育的方式方法却跟幼儿园的教育大相径庭。而且在每天接送幼儿时与教师的沟通不多,只是说:“孩子就交给老师了,您费心。”大有甩手掌柜的架势,似乎觉得孩子教育不好就是幼儿园及教师的责任了。

分析

这类家长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师的身上。他们认为自己既不会教孩子学绘画、音乐、儿歌等,也不懂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没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所以只能全权委托幼儿教师进行教育。

对策

不少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在家庭教育中往往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在生活中对孩子百依百顺。为了帮助家长提高育儿水平,拓宽育儿知识面、传递育儿经验,老师可以给家长介绍育儿类的书刊,推荐家长收看育儿方面的电视节目等。

给家长布置“作业”也是一个好办法。老师可以分期发给家长“亲子游戏问卷”,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题目,将做好的“作业”让幼儿带给老师检查。家长通过与幼儿互动学习,对幼儿园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

老师不仅要充分关注、了解每个家长的育儿经验,还要将不同的家长有机地结合与搭配在一起。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善交流的期望高的家长,更应该把别人好的经验介绍给他,让他与别的家长产生互动,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案例五:喜欢挑剔的家长★

小强刚上幼儿园,每天哭闹,孩子又认人,只让他第一眼认识的本班老师抱,其他老师一抱他,他就哭。因此,家长提出要这个老师每天来抱小强。

丫丫妈妈不满意老师给丫丫安排的床位,多次找老师提出要求,一会儿说孩子个子比较高,比较好动,爱爬床,一会儿又说幼儿园的床不好,孩子每天中午都睡不着觉等。

分析

这类家长大多经济条件比较好、文化程度也比较高。他们对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等方面的要求通常比较多,并且有的家长还对老师持有怀疑的态度。

对策

面对家长的要求,老师应该热情、真诚、主动,坚持每天早晨迎接孩子,一边引导孩子认识其他老师,同时主动与孩子的家长谈心,交流一些如何使孩子迅速熟悉陌生环境的经验。渐渐地,孩子与其他老师熟悉了,家长也通过接送孩子认识、了解了其他老师。老师要以真诚和智慧换取家长的信任。

幼儿教师对家长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案例中丫丫妈妈的要求,老师先仔细观察了丫丫午睡的表现,发现丫丫并不完全像家长说的那样,于是,老师一边给家长介绍丫丫的午睡情况,一边做好调动丫丫床位的准备工作,并用录像拍下丫丫的午睡情况,让家长知道孩子睡在这个床位其实挺好的。再告诉家长其实每一个床位都是一样的,如果家长真的觉得这个床位不合适,老师可以马上给孩子换个床位。

★案例六:溺爱孩子的家长★

多多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多多平时跟着姥姥姥爷一起生活,老人对多多百依百顺,生怕父母不在跟前,让孩子受一丁点委屈。他们每天送孩子来幼儿园时,生怕多多吃不饱、吃不好,带很多零食来,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一些麻烦。

分析

这类家长主要是老年人。现在许多孩子的父母工作都很忙,接送孩子多半是由祖辈家长承担。这些祖辈家长最关注的还是孩子在幼儿园里吃得怎么样、睡得怎么样、玩得是否开心、有无被人欺负等。由于隔代的溺爱,孩子经常饮食无规律,营养过剩,或者无视幼儿园的规定规则,我行我素,对于幼儿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对策

对于这类家长,老师要充分利用接送时间,通过与其谈心、聊天,把自己对孩子的关心表现出来,让这些家长放心。

针对家长为幼儿带零食这样的情况,老师应及时与他们沟通,把幼儿园每天的食谱拿给幼儿家长看,同时找来有关健康和营养的资料,让家长明白吃零食的害处,使家长明白科学育儿的道理。

★案例七:漠不关心的家长★

亮亮已经升入大班了,但是亮亮的妈妈每次接送幼儿的时候都会走错教室,似乎只要孩子在幼儿园内就可以了,在哪个班级并不重要,老师是否更换、孩子心理是否能接受都不是问题,跟老师也无话可说。

分析

有一些打工族的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作用的认识只停留在看护好孩子就行了,他们接送孩子的时候从不过问孩子在幼儿园里的表现,或者是分享孩子成长的点滴故事等,漠不关心孩子是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只觉得没有出事就行。这类家长主要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无论是在保育还是教育方面往往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只要孩子在幼儿园没有发生意外就行,其他情况他们不很在意。

对策

对这类家长,老师要经常积极地与他们交流,把孩子的表现讲述给他们听,把孩子的作品展示给他们看,告诉他们,孩子的成就主要来自父母的帮助。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吸引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