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本 > 任务三 设定职业生涯目标(第3页)

任务三 设定职业生涯目标(第3页)

1。时间组合

职业生涯目标在时间上的组合可以分为并进和连续两种情况。

(1)并进。是指同时着手实现两个分目标,或者建立和实现与目前工作内容不相关的职业生涯目标。当我们面临着多个选择的时候,如何做到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只要处理得好,两个或多个目标是可以实现兼得的。并进组合也可以是建立和实现与目前工作内容不相关的职业规划目标。比如,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进修自己感兴趣的其他课程,有利于开发我们的潜能,在相同的时间内迎接更大的挑战,发挥更大的价值。

(2)连续。是指分目标之间的前后联系,即实现一个分目标,再进行下一个分目标,将多个目标前后连接起来,最终连续而有序地实现各个目标。一般来说,职业目标之间以及和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着相关联性的,较短期目标是实现较长期目标的支持条件。只有完成好每一个近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最终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因此要保持目标实现的连续性。

2。功能组合

功能组合指职业生涯目标在功能上可以产生因果、互补关系。

(1)因果关系:有些分目标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因果关系。例如:学好英语(因)→英语四、六级能考出好成绩(果);如工作能力目标与职务目标和收入目标,前者是因,后者为果。表现为:工作能力提高——职务提升——收入增加。

(2)互补关系:即把存在互补关系的目标进行组合。例如: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心理素质提高的同时,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再说,高校教师往往同时肩负教学和科研两项任务。教学为进行科研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科研实践又促进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更新和质量的提高。

(3)全方位组合:全方位组合是指个人事务、职业生涯和家庭生活的均衡发展、相互促进。要实现这一目标组合,就要求我们在建立职业生涯目标时,应当通盘考虑自己在个人发展、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涯中的各种愿望。单纯的职业生涯成功并不是全部,还要考虑到家庭生活的幸福,完美的职业目标要在不同目标之间建立平衡的协调关系,在担任多重角色的同时要有全局意识。

五、制订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方法

一般说来,大学生毕业的去向主要分就业、创业和深造等几种类型,这就是我们读大学的主要目标,也是我们学习的动力所在。大学生在基本确定好自己的毕业去向(生涯目标)之后,就应该根据这一目标,进行详细的规划。规划的主要方法可分为内容规划和时间(阶段)规划两种,即既可以以时间(阶段)为主线来制订规划,也可以以内容为主线来制订个人的生涯发展规划,到底选择哪种方法,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我们在此着重讲述大学期间的大学生生涯规划。

(一)按时间制订自己在校期间的生涯规划

按时间(阶段)制订自己在校期间的生涯规划是以时间(阶段)为主线来规划学生生涯的一种方法,可在分阶段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的基础上,分阶段制定自己的生涯目标规划,结合第二、第三章的相关内容,我们既可分为新生期规划、低年级规划和高年级规划,也可以进一步分为大一,大二、大三的规划,还可以再细分为上学期、下学期,甚至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在时间(阶段)规划的基础上,再对内容(学业、成长和实践)进行规划,也可以称为以时间(阶段)为纲、内容为目的的规划。

一般来说,规划者应首先进行自我评估,认清自己的优缺点;其次,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然后开始制订行动计划,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方式和途径,按时间进行。这里要特别指出两方面:一方面,所定的计划要切实可行;另一方面,在拟好了规划后,还需要提醒自己,在行动中具体实施目标时也会碰到困难,如难以预料的或难以控制的事情发生,像社会经济衰退、生病、生活环境突然发生变化等,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调整自己的心态来适应社会需求,以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变化为前提来实现个人的终极目标。

(二)按内容制订自己在校期间的生涯规划

按内容制订自己在校期间的生涯规划是以内容为主线来规划大学生涯的一种方法,具体可分为学业规划、成长规划和社会实践规划。内容又可以分段(年度,学期、月、周、日)进行规划。学业规划主要是大学期间对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成绩、学习进度,毕业去向等方面做出的生涯规划。

成长规划主要是对世界观形成,思维模式、身体健康、良好心态的养成、理财能力、时间管理和人际往来、交友恋爱等方面制订在校期间的生涯规划。

社会实践规划主要包括参加校园社团、参加公益活动、见习实习、假期社会服务与兼职等内容为载体制订的在校期间的生涯规划。

大学期间,不同学年有着不同的学业内容、成长内容和社会实践内容,而且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也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自己的生涯规划目标,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发展规划。

当你的毕业去向已定时,无论就业、创业,还是深造,都可以用对你的大学生涯进行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很多,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在学生确定毕业去向(即毕业的生涯目标)以后,为了实现生涯目标而从内容和时间(阶段)两个方面进行的规划。目标规划有长期目标规划、中期目标规划和短期目标规划,比如几年规划、学年规划、学期规划、季度规划、月规划、周规划或日规划等。实际上,在某阶段要做某项目时,也可按此方法进行短期的项目规划。

六、大学生生涯规划的阶段性

应该怎样规划大学生活才能达到读大学的预期目的呢?我们认为还是要分新生期、低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一步步地规划,一步步地成长,避免茫然和苦闷伴随我们的大学生活。这里我们根据各个阶段的规划重点给出一些参考内容,具体规划要由同学们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我们前面介绍的规划方法做出合理的规划。

大学生要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要完成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角色转换,即由依赖到独立生活的转换;完成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重点是加强专业学习、成长、实践的规划。

(一)新生期大学生学业规划

大学新生在经历过严酷的高考之后,如愿迈入大学的门槛。然而,大学生活不是高中生活的简单延续。面对大学这一新环境,大一新生需要调整心态,顺利实现角色转换,达成与新环境的平衡。

新生期大学生学业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学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性学习,从学习时间、教授方法、作息时问等都需要个人有高度的自制力,需要自己去上课、去图书馆查资料、讨论等,这与中学时期不一样。因此,新生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尽早步入学习的正轨。

(二)新生期大学生成长规划

(1)通过军训,摆脱依赖,学会独立生活,结识新友,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2)熟悉校园:熟悉寝室、教室、实验室、机房、图书馆、运动场、食堂、超市、浴室、开水房、报告厅、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等环境;

(3)熟悉班友、室友:与室友、班友结成好伙伴;

(4)自主生活规划:能按时起床,不迟到早退;能自己洗衣,不乱丢垃圾,能按时作息;能保证饮食、睡眠正常;能坚持每天锻炼,保证身体良好。初步适应大学生活;

(5)结识几个老乡或学长:在本校和本市其他外校寻找几个老乡或学长。

(三)低年级大学生生涯规划

低年级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则应重点做好学业、成长和实践规划,使自己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同时,对所学专业、所学专业与行业的关系、本专业可以就业的职业及其准入标准等进行了解,为职业生涯发展做好能力和技能准备。

1。低年级大学生学业规划

在低年级(主要指大一新生期后和大二),我们的学业规划以通识能力及专业基础课学习为主。

(1)大一学业规划

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多为基础课程或人文、通识课程。因此,作为大一学生,要尽量把更多时间放到图书馆去博览群书,充实自己。更多地去思考,更多地去成长,拉长生命的宽度。要尽早把外语、计算机、生涯规划等课程上好,这对自己的生涯发展极有帮助。学习之余,要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情况,给自己增加一些忧患意识,早做准备。这一阶段大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

①了解专业课程学习的教学培养计划和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