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初中地理课堂评价语 > 一怎样通过地理学习评价提升学生地理学习的动力(第1页)

一怎样通过地理学习评价提升学生地理学习的动力(第1页)

一、怎样通过地理学习评价提升学生地理学习的动力

学习动力是指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1943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认为自己的人格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或者自己的学习在别人看来一无是处时,学生就不会有动机去实现更高层次的目标。这些心理需要的满足来源于教师对学生做出及时正确的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信任,发自内心地喜欢学生,那么学生在这些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之后,自然就会产生内驱力,驱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真地追求学习的需要,提高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运用正确的语言方式和行为方式对学生认知的误区进行纠正,也能激发学生情感发展。所以这一理论对地理学习评价而言,最重要的作用是,教师要积极创设相互尊重、互相关爱的课堂氛围,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及时做出合理的评价,让学生不断体验成长感。与此同时,教师也必须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在体验成长感的同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

(一)激发——潜移默化,让学生懂得地理学习的真正意义

让学生懂得地理学习的真正意义,如同懂得生活的实际意义,不能靠教师机械式灌输,只能靠学生体会和内化。地理是生活的地理、动态的地理、美丽的地理,它能够借助身边的事物、风景等多种媒介来表达和体现,作为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认识生活、体会生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懂得学习的真正意义。

案例3-1[1]“俄罗斯的农业”教学片段

师:(出示俄罗斯和中国一些农作物产量的年数据)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最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其粮食、蔬菜等农作物产量不大呢?

生1:前面的学习告诉我们,俄罗斯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光照资源不足,这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直接原因。

师:温故而知新,不错!是这样的。

师:别的同学有没有其他的想法?俄罗斯在欧洲南部的地区,纬度较低,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并且以平原为主,有利于种植业发展,那么是不是这里农业很发达呢?

生2:那不行,俄罗斯在欧洲南部的地区,那里降水少,所以不利于种植业发展。

师:那里降水的确不如欧洲西部多,但是降水少也不是绝对因素,有些国家在沙漠还可以发展现代农业,俄罗斯为什么就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教师从学生的眼中看到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渴望)

师:大家想一想,刚才说的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什么因素?

生(齐):自然因素。

师:有没有其他非自然的因素?

生3:人口稀少,意味着劳动力不足,是不是就制约了很多需要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师:不用怀疑自己,完全正确的推理!

……

师:今天讨论很好,你有没有想一想,我们家乡的农业发展可以怎样改进一下?

……

师:大家的回答都很有道理,这样的地理思维如果伴随我们一生,大家应该会成为了不起的人。好,今天的学习由于受时间和能力的限制,是较为粗糙的,我期待在座的同学以后励志深入,成为农业专家、政策分析专家、决策者等,用自己的智慧给人民带来福祉!

案例3-1中,教师首先进行了较好的教学设计(材料展示粮食等农业问题—解释农业特点—探究原因—分析家乡农业),在实施过程中,利用学生一系列回答反馈的信息,做出开放性的评价,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出新评价设计。

本案例中,教师在“书本上的俄罗斯”与“现实生活中学生知道的俄罗斯”之间建立了联系,在“遥远的俄罗斯”与“身边的生活所见”之间建立了联系,让学生懂得地理学习的真正意义——地理可以解决很多人类社会的问题,给人民带来福祉——从而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教师对学生完整评价的过程包含评价设计和反馈评价两个环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