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初中地理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 > 四关注学生地理学习质量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第3页)

四关注学生地理学习质量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第3页)

案例2-21[37]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地理实践作业设计(节选)

备课组编制了“北大附中八年级地理实践作业要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明确。

研究方向:关于居住地环境状况的调查。

目的意义:环境为人类居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选择居住地,必须了解当地环境状况;为有良好的居住环境,应针对居住地进行综合评价。

调查内容:调查自己所居住小区或即将迁入小区的环境状况。为避免学生的调查过于笼统空泛,在调查内容方面给予“提纲”用于提示(提纲略)。

成果形式:可采用论文、调查报告、多媒体等多种形式。

“地理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必要的延伸和补充。丰富多样的地理课外、校外、野外活动,对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实现地理教学目标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38]案例2-21中的居住地环境状况调查活动正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地理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与学习能力的提高,注重合理的运用居住地环境调查这样一个实际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感知地理现象、探究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学生身边的环境——地理实践探究的良好素材

学生的地理学习来自于实践,验证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得以应用。案例2-21中的实践作业设计用学生身边的居住地环境作为对象,可以节省时间、费用,并减少安全隐患。学生身边的环境是地理实践探究的良好素材。

(三)关注学生地理学习质量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的意义

关注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需要地理教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地理课堂学习参与、体验科学家如何把“科学过程”运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需要教师既关注学生的符号学习,又关注学生相应的思想和行为。关注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关系到学生地理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状况,关系到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关系到学生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对实践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2-22[39]材料小论文

根据背景材料,写一篇小论文(450字左右),要求反映材料中的主要问题,并能够提出相应对策。

材料:地球的生命可能只剩下50年。

2002年7月,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公布了一份《我们生活的星球》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已经大大超出了地球能够承载人类的能力。专家们在报告中预测的2050年的地球前景是,海洋中的鱼类将消失,森林也将消失,淡水资源不但稀少而且污染严重。报告指出,由于寻找另外一个星球安置地球人几乎没有可能,目前人类面临的唯一选择就是控制人口增长及高消费的生活方式。

案例2-22中,材料小论文要求的特点在于仅把知识点作为一个载体来呈现,而没有过多地考查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侧重于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关注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材料小论文测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测评结果代表了学生在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和地理观点方面已具有的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质量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的基础

促进地理学习质量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的过程即地理知识与技能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离开了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质量和基本地理素养养成就失去了载体。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地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地理学习质量与基本地理素养的养成。

过程与方法——地理学习质量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的关键

过程与方法通过突出学生地理学习的经历,促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地理方法,是促进地理学习质量提高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的关键。教师要充分挖掘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价值,以引导学生在地理探究过程中灵活掌握方法,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质量提高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理学习质量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的落脚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和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形成。只有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体现地理教育对人的内在修养方面的贡献,学生的地理学习才能达到观念与行为统一,地理学习质量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才会有落脚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汝坤。论初中生地理学习需要及其满足[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49~51。

[3]张树东。成就动机、家庭影响力及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J]。教育学报,2007(1):59~65。

[4]陈霞。中学地理课中的兴趣教学和情感教学[EBOL]。http:。pep。。czdljszxjxydjcyj201008t20100825_740762。htm。

[5]李园园。试论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8):22。

[6]徐瑾。“农业”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2):51~54。

[7]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刘俊杰。地理教学中如何引发良性“蝴蝶效应”[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4):28~29。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