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初中地理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 > 一我们怎样满足学生地理学习的成就动机(第1页)

一我们怎样满足学生地理学习的成就动机(第1页)

一、我们怎样满足学生地理学习的成就动机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在给正之先生的信中写道:“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为次,督学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生而好学与督促不学的人究属少数,大多数得到相当熏染、督促就肯学了。”这里所探讨的学生地理学习的成就动机与陶行知先生的熏染而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谓成就动机(atmotivation)主要是指个体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驱力或动因,即个体愿意去做自己认为重要、有价值的事情,并力求达到完美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3]成就动机作为非智力因素的关键部分,是影响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和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尽心尽力、坚持不懈并最终取得成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教育理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

地理学科可以提高学生的生存与生活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让学生对地理学科充满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欲望,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智慧,在教学实践中满足学生地理学习的成就动机。

(一)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成就动机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卢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地理最好的教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地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在动力。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现实生活世界充满各种好奇和幻想,他们渴求揭开大自然的奥秘、探求生活的真知。地理有着较强的综合性,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比较密切,有助于促进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身心全面发展。因此,地理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成功,从而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成就动机。

案例2-1[4]学生地理学习态度问卷调查

我曾针对七年级学生对地理课的认识和学习态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第一个问题是:“你是否喜欢地理课?原因是什么?”36人中,喜欢地理课的有26人,不太喜欢的有5人,不喜欢的有5人。在回答原因时,喜欢的同学写道:“学习地理可以让我对地球有所了解,增长对自己国家(祖国)大好河山的认识。”“学习地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地理环境。”“地理在生活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而且,它能使我了解世界、扩展胸怀。”“因为它(地理课)能带我游遍世界,能上高山下海底,而我却足不出户。”……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溢于纸上。不喜欢地理的同学坦率地写:“因为又要记又要背。”“因为我觉得它十分枯燥。”“因为我对地理不感兴趣。”……第二个问题是:“你对地理课中哪些内容感兴趣?为什么?”36份答卷中,学生普遍表示对教材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内容感兴趣,因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宇宙、地球、海洋、自然资源、火山、地震以及奇风异俗等”。有的学生写道:“因为老师讲陆地和海洋的时候,我总想知道一切内容,海底的神秘,使我带着一种探索的心情去听。”“我对地理课中介绍外国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感兴趣,因为我有许多外国的邮票、钱币、明信片,上面印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图画,我非常喜欢。”“我对各国的矿产资源和自然条件较感兴趣。因为我喜欢神秘的东西,越神秘我就越喜欢,越想了解它。”“我对地理课中的世界的自然资源及世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和各国先进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感兴趣。因为这些内容可以让我更多地了解世界。”……学生的回答,不仅反映了对地理课的兴趣,而且也反映了青少年普遍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心理倾向。

只有当一个人在从事他所喜爱的工作时,才会更希望获得成功。[5]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地理学科中的自然风光、地域文化等都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案例2-1可以看出,约占班级学生72%的同学都非常喜欢地理学科,他们认为学习地理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对自己的实际生活有价值。地理教科书中的一些栏目设置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学习地理,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补充介绍诸如海底世界、异国人文地理等内容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2-2[6]“农业”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节选)

表2-1

续表

在案例2-2中,教师设计的“新型农业”这一内容,以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访谈对话、分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情境化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自己参与的新型农业的感受与班级同学分享,帮助学生对新型农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并依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各组学生从不同类型农业的角度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师生共同进行总结。学生在情境模拟过程中会对“新型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愉快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有效提升地理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产生地理学习的成就动机。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引导学生在情境化教学过程中享受地理学习的乐趣

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地理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容易满足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采取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例如,在案例2-2中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访谈对话,让各小组学生依据所提供的线索自主进行角色扮演、讨论交流,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切实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此外,地理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任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通过地理实验、观察、制作、绘图、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这些活动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可以充分享受地理学习带来的乐趣,同时也会为自己取得的学习成就感到满足和自豪。

(二)进行及时有效的激励性评价,维持学生地理学习的成就动机

依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初中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即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他们常常会由于规则与事实不符而拒绝或违抗师长。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教师不宜采取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的教育,而应多鼓励和指导他们。[7]《地理课程标准》也强调“评价结果的解释重点应放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上,在于‘发现闪光点、激励自信心’”“要随时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给予必要的、及时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因此,地理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对学生多进行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如表扬、鼓励等,让学生对地理学习充满信心,从而维持好学生刚刚培养起来的地理学习的成就动机。

案例2-3[8]某教师教学观摩随笔记录

在学习“居民与聚落”一节课时,我问道:“若让你选择居住地,你会选哪儿?为什么?”班上特别调皮的一个学生故意大声说:“撒哈拉沙漠。”他的回答引起一阵哄笑,我问他:“为什么?”看着我饶有兴致的表情,他愣了一下说道:“那儿美呀,能骑着骆驼看大漠孤烟、落日,能看海市蜃楼。”“你想象力真丰富,看来你很热爱大自然,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他没料到我会如此评价,渐渐地,他脸上恶作剧的表情消失了,开始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以后,我经常从作业、发言各方面对他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奇迹慢慢发生了,他开始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大量阅读课外书。用他的话说:“我没想到我还有这么多优点,老师的肯定让我觉得我不比别人差,我相信我能行。”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给予的激励性评价对于有效维持地理学习的成就动机,提升地理学习积极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案例2-3中教师通过对班级地理“学困生”回答的积极肯定与后期及时“跟踪”鼓励,让该学生找回了地理学习的自信心,极大地提升了他的地理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在地理学习上取得了较大进步。

案例2-4[9]“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节选)

[课堂总结、收获知多少]

学生自主绘制结构图或知识框架图,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对优秀的作品投影展示,并给予激励性评价。最后展示教师自己的课堂小结(如图2-1所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