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初中地理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 > 三基于地理的学习质量与基于生活的学习质量(第1页)

三基于地理的学习质量与基于生活的学习质量(第1页)

三、基于地理的学习质量与基于生活的学习质量

在众多学科中,地理学科的学习是丰富知识、充满智慧的学习,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懂得欣赏和尊重多彩的世界,培养宽广的气度。基于地理的学习质量与基于生活的学习质量统一,有利于将地理知识的学习变为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的学习,帮助学生思考、学习,历练逻辑思维,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一)基于生活的学习质量内涵

地理课堂学习是学生地理学习的主要方式,而课外学习也是学生地理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生活的地理学习。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基本理念,帮助教师充分认识到在地理素养教育过程中,课堂教学只是一个重要部分,学生结合课外地理学习的内容有利于提升地理学习质量,基于生活的地理学习有利于提升地理学习的品质。

那么,究竟什么是基于生活的学习质量呢?笔者认为,它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观念等,在课外活动与生活实践中,认识、感知和解释地理现象,揭示和帮助解决地理问题,从而提高活动质量或生活质量。

案例1-10[18]“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节选)

[地理学什么]

……

[为什么学地理]

……

[如何学好地理]

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各组记录人记录本组讨论成果。(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生1:地理研究的是真实的世界,地理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内,还在大自然和社会中。现实生活有很多与地理息息相关的现象,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能发现与地理有关的现象和问题。例如,美国与加拿大职业篮球联盟(NBA)篮球队的名称与地名有关;欧洲人喜欢喝牛奶与欧洲西部的畜牧业发达有关;中国与澳大利亚学生放暑假的季节相反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摩尔曼斯克)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等。这些生活中的现象都与地理知识联系密切。因此,学好地理必须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不断发现问题。

……

生3:地理课堂里所学的地理知识是一般的知识和规律,并不一定符合每个地区,也可能不符合我们居住地的变化规律。因此,将所学的地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绝不能生搬硬套,需要活学活用。可以用所学的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研究我们所生活的地区,不断探索,寻找规律。根据实际需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学好地理要联系实际、勤于实践。

生4:我们总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世界上的大好河山、千姿百态的美丽风景、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或许我们还未见识,因此,应迈开双脚大胆走出去,领略异地风情、感受他乡美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飞速发展,也为开阔视野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只要勇于探索、善于积累,就会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为学好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学好地理要放开手脚,拓宽视野。

地理研究的对象是可感知的、真实的地理世界。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案例1-10中教师从“地理学什么—为什么学地理—如何学好地理”三个环节与学生谈地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如何学好地理进行了讨论,从这些讨论中可以看出,学好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在生活中观察、发现、探究与地理有关的现象和问题,并结合课堂所学加以整理、积累,逐渐培养训练地理思维。这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突出了基于地理的学习质量与基于生活的学习质量二者的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地理学科特性凸显基于地理的学习质量与基于生活的学习质量的密切关系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从学科特性说,地理学科除综合性、区域性两大特征外,还具思想性和实践性。案例1-10中教师在“地理学什么”“为什么学地理”两大环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形成的地理背景,有效地促进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地理学习的接轨,从而实现了基于地理的学习过程与基于生活的学习过程相结合。

(二)基于地理的学习质量与基于生活的学习质量的辩证统一

学习地理可以帮助学生懂得欣赏和尊重人类生活的世界,运用综合和动态的眼光分析问题,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多种技能,具备全球观念和环境意识。地理的学习可以反映在学生生活之中,体现生活的地理,学习生活的地理。为了达成课程目标,地理课程标准运用不同层次的行为动词,以条目的形式呈现了课程内容的标准。在课堂中,授课教师将其转化为可操作、可测量、可观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完成相应目标后,将其所学应用于生活并对相关的生活现象进行解释说明,体现了基于地理的学习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有用的地理”不能仅看地理知识是否能够在现实中得到直接应用,还应当看到它在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上的作用,即是否有利于学生基于生活的地理学习质量的提高。

案例1-11[19]“探究太阳高度对地表获得热量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节选)

[新课教学]

环节一:方法和概念的建构,引出探究课题。

……

环节二:学生探究活动一——探究地球上不同地点正午太阳辐射的差异。

……

环节三:学生探究活动二——探究地球上同一个地点在不同时间受到太阳辐射的差异。

……

[题目设计]

通过两个题目的设计,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地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1)为了获取最好的吸热效果,我国各地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a)不同。

请你分析:青岛和广州两地的太阳能热水器,∠a会有何差异?

(2)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青岛和广州两地的楼间距有何差异?

基于地理的学习质量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为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供途径。案例1-11中的新课教学阶段,教师带领大家探究了不同变量控制下,太阳高度对地表获得热量的影响,基于地理的学习质量很高;在题目设计阶段,为巩固地理课堂所学知识,教师设计了两个生活中常见的地理问题,具有很强的生活实用性,若学生能够说出题目中所示现象并解释出具体原因,则在生活经验下提取地理知识的有效性高、基于生活的学习质量也高,反之则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作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认识到地理就在身边,学习好地理就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了人与自然相处之道,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为提高学生基于生活的学习质量打下基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