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初中地理教学评价方案 > 四全面发展的地理学习质量(第3页)

四全面发展的地理学习质量(第3页)

让学生记住所有山脉的名称和位置,以及山脉的走向,然后让每个组的2号和4号学生在板图上补全山脉的名称,其他学生完成手中的空白图。

环节五:五岳争锋之连山。

学生将近似南北和东西走向的山脉分别用不用颜色的笔连接起来,形成地形网格。然后将网格内部的地形区对号入座,落实地形区的位置及分布范围,完成对地形区的学习。

案例1-17中,教师坚持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与感受,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将教师主导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运用灵活、开放、实践性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教师设计的“认山—画山—说山—记山—连山—翻山—研山”活动均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通过展示结果,进行交流,调动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体现并满足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转变理念

传统的学生学习评价理念是很不客观、很不科学的评价理念,是影响学生全面发展、正确发展的阻力,是有悖于教育宗旨的。新课程倡导的“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的评价理念正在被地理教师不断认同,但在贯彻实践的过程中仍不乐观,经常可以看到传统的学生学习评价理念和方式仍在“坚守”,影响着学生的地理学习。因此,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转变理念,还要把理念转变为学生地理学习评价的评价策略、评价方法和实施过程,通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2014年全国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微格教学评比活动”“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节选)。作者,刘霞

[3]陈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35。

[4]郭建华。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5):30~31。

[5]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简称人教版。下同

[6]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24。

[7]陈焕清。“工业”教学设计(节选)[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2):49~51。

[8]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9。

[9]“2014年全国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微格教学评比活动”“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节选)。作者,王赛平

[10]夏志芳。地理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25。

[11]林崇德。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教育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228。

[12]刘国营。结合生活体验突破初中地理教学难点——以“收听天气预报”教学实录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6):51~53。

[13]张鹏韬。《民族》教学设计[EBOL]。http:。pep。。czdljszxtbjxzyjxsjbsdyz201409t20140909_1216255。htm。

[14]瞿道峰,李大明。《地球的运动》探究教学设计[EBOL]。http:。pep。。czdljszxtbjxzyqs_11dywenzi201311t20131118_1170934。htm。

[15]林培英,陈澄。走进课堂——初中地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84。

[16]卞鸿翔,李晴。地理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273。

[17]黄英,侬朝敏。幸福地教,快乐地学——“2014全国初中特色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会”有感。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9):65~66。

[18]尚敏。“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J]。地理教育,2014(Z2):38~39。

[19]林伟。七年级上册《探究太阳高度对地表获得热量的影响》教学设计[J]。地理教学,2012(20):45~46。

[20]刘书奇。“地球和地球仪”一节教学设计[J]。地理教学,2004(7):31~32。

[21]李家清。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2]林培英,陈澄。走进课堂——初中地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3]连晋,冯忠跃。生动、开放、创新的地理课堂探索——以“气候与人类活动”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9):58~59。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5]徐瑾,龙红,黄雷。“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与点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9):50~55。

[26]尹中峰,陈美玲,叶成福。“香港特别行政区”教学设计[J]。地理教学,2012(19):38~40。

[27]赵向华。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学习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28]李梅儒,王超。“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52~55。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