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怎样评初中地理课 > 四从鉴定问责制评价走向鉴赏分析性评价(第2页)

四从鉴定问责制评价走向鉴赏分析性评价(第2页)

(1)选定一个沙坑,确定方向。

(2)在沙坑边竖1根垂直标杆,以1厘米代表海拔高度100米,将地形图中各大地形的海拔高度(米)按比例换算成厘米为单位进行测量。各记号处的高度间隔要相同(保证模型的等高距相同)。

(3)对照教师提供的分层设色地形图,根据海拔差异及地形图上五大基本地形的相对位置,在沙坑中大致制作五大基本地形的模型。

(4)记录员征集所有成员意见,填写制作过程反思记录单(表5-9)。

表5-9小组制作过程反思记录单

第四步:沙雕模型展览与评价。

各小组汇报员介绍本小组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其他小组的评价员进行点评;所有小组成员共同参观模型,聆听解说和评价,为作品公正评分,同时也可发表自己的看法。每小组均积极交流,完成评分表(表5-10)。

表5-10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沙雕模型评分表

案例5-9是一项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性实践活动,每一小组均需要通力协作才能完成沙雕模型的制作。案例中的“小组制作过程反思记录单”属于质性的自我评价,但又不同于个体自主学习的反思评价,它需要小组内成员共同协商才能得出评估结论。案例中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沙雕模型评分表”则属于典型的生生间的互评方案,通过四大维度及其权重的设计,对各小组的作品质量与合作情况给予数量化评定,便于对各小组的学习效果进行比较。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生生互助评析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生生互助评析能够凸显多元交互式评价的主旨,无论是评价主体还是评价方式都具有多元化特征。毫无疑问,互助评析是在生生交往的学习过程中发生的,生生互助评析过程中学生既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客体,评价应该包括组内互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等多种方式。针对初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可多设计“评一评”“比一比”“议一议”等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互助评析。评价既要关注地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协作态度与能力,要善于使用科学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媒体、可视化的图表辅助评价活动。评价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对与他人的交流成果进行客观的评析,以充分体现以评促学的功能。

(三)通过检测任务与即时反馈,让学生感受师之激励

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主导的评价依然是学习评价中最经常、最普遍的现象,这更需要教师科学、准确地用好评价这个杠杆。

案例5-10[13]“科学课——岩石的前世今生”听课笔记

首先,教师要求命名地球的三个圈层并画一张图来说明答案。绘图表达在美国教学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作文课如此,生物课如此,化学课也如此……绘画创作无处不在。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给体育明星分类,进而从这个环节过渡到让学生按照岩石的形成环境给地壳中的岩石分类。

教师展示了一系列岩石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岩石、了解岩石的成分。

得出结论: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

助理教师分发沉积岩样本,让学生观察、讨论以下内容。

(1)什么是沉积?

(2)沉积岩可能形成于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

(3)化石一般存在于什么岩石中?

为了演示沉积岩的形成,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纸、一块饼干,让学生用饼干代替岩石,演示在地内压力下,岩石可能会怎样。

学生用手边能拿到的东西把饼干弄碎,得出结论:岩石在流水、风、阳光、重力等作用下碎裂成各种形状的风化物。

接下来,教师用一段录像让学生体会风化物的侵蚀、搬运过程。让学生感知:岩石和矿物碎片在流水中沉积下来,通过种种复杂的过程(压固、重结晶、生物的胶结等)形成沉积岩。

教师让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岩石图片,思考问答:该岩石可能来自哪里?

一个学生说“应该来自海里”,另一个学生说“可能来自河边”,因为学生发现了岩石里有水生生物的化石。

不管学生得出什么结论,都会得到教师的鼓励。美国学生从来不怕出错,也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

案例5-10是作者在美国访学期间的一则听课叙事故事。从记叙中可知,教师运用了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如“绘图表示地球的三个圈层”“观察岩石标本,讨论并回答问题”“进行沉积岩的模拟实验”等,这些评价要求渗透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有助于对学生知识的形成、能力提升做出较全面的评价。作者特别指出“不管学生得出什么结论,都会得到教师的鼓励”,说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本案例呈示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富有激励性的鉴赏分析性评价。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运用书面或口头评语激励学生发展

在课堂上,学习评价应该是即时产生的,精准而恰如其分的教师反馈用语能够自然地承上启下,引导学生“拾级而上”。学生的课堂学习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展现自我成就的过程,高超的评价是一种艺术,不管学生的理解是正、是谬,展示的成果是真、是伪,都能够感到被鼓舞和被信任,并能产生更高的自我期待,这正是鉴赏分析性评价的本质追求。从教师的质性课堂评语看,如“你的回答很有见地,老师都觉得新奇”,就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鼓励。再如,当学生理解有偏差时,不妨说“你的见解与众不同,很有个性,但我认为其科学性还需要推敲一下”,就能对学生的自信心起到保护作用。相反,类似“我刚刚才讲过,怎么还没明白”的评价用语,一定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抑制新知生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