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怎样评初中地理课 > 四关注学生地理学习质量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第2页)

四关注学生地理学习质量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第2页)

师:这样是不是会更加准确?大家打开手中的地图。我现在想知道,秦皇岛位于保定的什么方向?

生:东北……

师:做了吗?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亲手去做,我们的方向会抓得更准。

师:你们太优秀了,这道题已经没有难度了,是吧?跟你们刚才说的答案一样吗?有答案的请举手示意一下。

师:同学们,谁可以告诉我一下答案?

生:我觉得应该是在东北。

师:他说他觉得应该是在东北,请坐。还有不同的意见吗?没有不同的意见,看来这个答案是很肯定的……

学生通过地理课堂的学习,可以“学懂”有关地图的知识,但是不一定“会用”有关地图的知识,仅仅如此,不能完全保证学生获得有效的地理学习质量。案例2-18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现实情境中的地理问题,然后把学生运用地理课堂所学遇到的困惑再拿到地理课堂上交流学习,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和基本地理素养养成产生良性互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素养,获得有效的地理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基本地理素养养成是地理学习质量的着力点

学生的基本地理素养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包括地理基础知识的素养、地理基本技能的素养;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包括获取地理信息的素养、探究地理问题的素养、学会学习与合作的素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包括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素养。学生基本地理素养养成需要关注学生的地理学习经历、学习体验,触及地理学习质量的核心要素,是地理学习质量的着力点。

(二)关注学生地理学习质量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的方法

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学习,应当具备基本的地理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这是学生获得有效地理学习质量应有的题中之义。面对地理新课程改革,教师如何改变以往关注学生地理学习质量的传统做法,探索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地理课堂及课外知识,养成基本地理素养,是获得有效地理学习质量必须解决的问题。

1。注重地理思想引领,培养基本地理素养

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学生基本地理素养养成的基本内容,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时,应注意通过地理思想的引领,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素养。

案例2-19[34]“燕鸥相伴,畅游两极”——“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节选)

表2-14

案例2-19注重地理思想引领,主要表现在:关注学生对全球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理解水平以及相应的意识与表现。教师通过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课堂辩论和图片猜测与思考等表现,从中了解他们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态度和观念,以此分析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素养。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可持续发展观念——地理思想引领的方向

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研究的优势领域,在地理思想教育中贯穿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地理思想引领的方向。案例2-19中,由于人类的滥捕,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究其原因是人与自然之间不协调发展的结果。地理课堂学习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要保持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地理思想引领的方向。

2。结合实际生活体验,融入基本地理素养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融入基本地理素养。调动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不仅有利于客观看待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也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知行并重”和“学以致用”的意识,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质量提高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

案例2-20[35]“魅力香港”一课活动设计引起的思考

香港对于大多学生来说是有吸引力的特殊地方。上课开始,教师利用迪士尼乐园在上海建设的新闻与视频,把学生的注意力导向香港迪士尼,从而开启体验活动——乐乐一家“香港自由行”。教师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计划地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制订旅行计划表,统筹策划生活实际与地理知识的联系。活动具有真实感与实际意义,学生们容易产生体验的热情。在“何时去?怎样去?去干什么?”等提示与引导下,香港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交通条件与特殊地位等知识目标被巧妙地融入了计划之中,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生活技能的体验,这样学生变得主动起来,在自我判断与分析中知识结构自然而然地形成,而“去干什么”又为观景购物等体验活动进行了铺垫,形成了流畅的前后呼应的有效教学效应。

乐乐一家旅行中欣赏了维多利亚港的美景,教师以繁忙穿梭的船只为线索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借助教师提供的探索工具——电子地图灵巧缩放的特点,增进了学生观察和解释的热情,由表及里引导学生深层探讨维多利亚港的功能与影响,同时也从不同角度感受港口优势。在教学中巧妙运用与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地理热点问题、最新事件、乡土内容等生活资源能恰到好处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案例2-20通过地理问题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把学生基本地理素养养成融入地理课堂学习之中,不但引导学生“学”地理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用”地理知识。在此课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出逼真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制订香港旅行计划表、探讨维多利亚港的功能和影响,有利于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质量提高与基本地理素养养成。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兴趣——调动学生生活体验的起点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强调要将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联系在一起,营造充满生活气息的地理课堂。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是地理课堂上调动学生生活体验的起点。案例2-20中,教师用香港及其旅游吸引物作为课程资源,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以此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生活中耳闻目睹的生活体验,就是一个很好的具有启发性的例子。

3。倡导地理实践探究,提升基本地理素养

在《地理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倡导学生的地理实践探究,提升学生的基本地理素养。地理实践活动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各种课外、校外、野外学习活动”。[36]通过地理实践,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书本中出现的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学生因关心身边的事而积极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增强了学习的内驱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分析身边地理现象的习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