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消费者行为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 第一节 社会阶层概述(第1页)

第一节 社会阶层概述(第1页)

第一节社会阶层概述

一、社会阶层的含义

社会阶层是指依据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所划分的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所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这里应当指出的是,社会阶层不同于社会阶级,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不仅仅是经济因素,还有其他各种社会因素,如社会分工、知识水平、职务、权力、声望等。社会阶层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阶级内部的阶层。同一阶级的人在他们与特定生产资料的关系上是共同的,其根本利益和社会经济地位是一致的。另一种类型是阶级之外的阶层,它们与阶级形成交叉并列关系,划分这一类阶层的客观依据是阶级因素之外的知识水平、劳动方式等社会因素的差异。

社会阶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产生社会阶层最直接的原因是个体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的差别。所谓社会资源是指人们所能占有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利、职业声望、生活质量、知识技能以及各种能够发挥能力的机会和可能性,也就是能够帮助人们满足社会需求、获取社会利益的各种社会条件。在所有社会中,人们一出生就面对着不平等——缺少平等的途径以得到社会所提供的满足欲望的物品。文化不同对价值物的认识也不一样,它可能是物质的,或者是非物质的有价之物。无论人们希望得到的物品是什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物品是稀缺的,并非每个人都能够拥有,但有些人一生中得到好东西的机会比另一些人多得多。社会阶层是西方学者惯用的学术用语,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学者惯用“阶级”一词。在现代社会学研究中,“社会阶层分析”取代了“阶级分析”,社会阶层成为更广泛使用的术语。

社会阶层不仅是一个所有权的问题,同样也是一种生存状态。正如菲尔所说,社会阶层涉及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如何安排他的金钱并如何确定他在社会中的角色,尽管人们可能并不喜欢承认社会中有些成员比其他成员更优越或者有所不同,但多数消费者还是认同不同阶层的存在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在实际调查中,一位妇女如此表达了她对社会阶层的认识:“我认为社会阶层意味着你去哪里上学、有多远,你的智商、你的住处……你送子女去哪里上学、你的嗜好。例如你觉得滑雪比履带式雪橇好……它不只是指金钱,因为没有人会完全了解你的确切收入情况。”

二、社会阶层的特征

在社会阶层中,某一阶层的消费者与其他阶层消费者相比,确实拥有某些独特的行为模式,具体而言社会阶层具有以下特征。

(一)不同社会阶层展示不同的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社会中每一个个体都占有一个位置,一旦与其他个体相比较时,就会出现社会地位的高低之分,对社会地位高低划分的结果,就会形成若干个社会阶层。因此社会阶层可以理解为社会地位划分的结果。比如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态,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可以将自己划为高收入阶层,或者将自己归于低收入群体。就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而言,一般认为高收入阶层的人社会地位较高,而低收入阶层的群体社会地位则较低。

处于较高社会阶层的人,一般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而且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通常会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其与社会其他成员相异的方面。社会学家凡勃伦提出的炫耀性消费,就反映出人们显示较高社会地位的需要与动机。传统上,人们通过购买名牌服装、珠宝首饰、高档电器等奢侈品或者出入星级宾馆酒店来显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今天这一类显示地位的手段或符号仍然被很多人运用。然而应该指出的是,随着社会地位的变迁和主流价值观的变化,它们的表现方式、作用都在发生着变化。比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很多过去只有上层社会才消费得起的产品或服务已经或正在开始进入大众消费领域,这些产品作为“社会地位符号”的基础开始动摇。还有越来越多上层社会的消费者对通过消费显示其财富和地位感到厌倦。真正的富翁反而具有“普通人”的消费习惯,他们将大多数奢侈品视为那些经济上并不特别成功的人的选择。

(二)社会阶层划分依据的多维性

社会阶层并不是单纯由某一个变量所决定的,而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个体可以从多个维度对自己或他人所处的社会阶层进行划分,现代社会个体所处的社会阶层往往取决于其受教育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家庭背景、社会技能等多种因素。在众多决定社会阶层的因素中,某些因素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往往显得比较重要。经济收入常被认为是决定个体处于何种社会阶层的重要因素,但在很多情况下这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导性。比如年均收入类似的三位社会成员,其中一位是企业的业务员,另外两位分别是大学教师和出租车司机,然而我们很难将这三类人员归入同一社会阶层。其实除了经济收入,职业甚至住所也是决定社会阶层的重要因素。一些人认为职业是表明一个人所处社会阶层的最重要指标,原因是从事不同职业的社会成员受到社会尊重的程度不一样。社会阶层的多维性决定了社会阶层划分的复杂性,也决定了特定的商品或服务作为社会阶层象征的多重性。价格昂贵的商品或服务虽然将收入较低的消费者挡在门外,但也不能完全保证其顾客的高层次性。比如有些商品或服务虽然被标出天价,但他们往往将购买者视为暴发户,上层消费者即使买得起,也是不愿问津的。

(三)社会阶层对其成员行为具有约束性

不同社会阶层间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大多数人在和自己处于同一社会阶层的人交往时会感到很自在,而在与自己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交往时会感到拘谨甚至不安。因此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较多地发生在同一阶层之内,而不是不同阶层之间。同一阶层内社会成员之间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会强化共有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于是同一社会阶层内社会成员间的同质性就得到了强化,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就会增强。同时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较少互动,这就会限制商品、广告和其他营销信息在不同社会阶层成员之间的流动,使得彼此的行为呈现更多的差异性。因此社会阶层对所属阶层成员的行为往往具有一定的约束性。

(四)同一社会阶层成员之间表现出同质性

社会阶层的同质性是指同一阶层的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点或相似点。这种同质性很大程度上由成员之间共同的社会经济地位所决定,同时也和他们彼此之间更频繁地互动有关,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一社会阶层内的社会交往频率往往高于不同阶层之间的交往。对营销者来说,同质性意味着处于同一社会阶层的消费者会订阅相同的或类似的报纸、观看类似的电视节目、购买类似的产品、到类似的商店购物以及光顾类似的酒店。

(五)社会阶层显示出一定的动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个体可能从原来所处的阶层跃升到更高的阶层,也可能跌入较低的阶层,因此个体所从属的社会阶层是会发生变化的。社会越开放,社会阶层的动态性也就表现得越明显,反之则个体从一个阶层进入另一个阶层的机会就越小。

个人可以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内部(水平流动)或社会阶层之间(垂直流动)流动。水平流动是指人们在同一社会垂直分化阶层内部的位置转移。水平流动有时候起因于社会职业的结构性变化,如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服务业。大规模的水平流动往往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推动的。垂直流动是指人们在一个分层结构层面中的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垂直流动还可以细分为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上向流动是指流入层次高于流出层次,下向流动则指流入层次低于流出层次。

个人的努力和社会条件的变化是促成社会成员不同阶层之间流动的主要原因。如果个人通过勤奋学习和努力工作,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实现从较低到较高社会阶层的迈进。至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方面,比如“**”时期,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很低,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知识分子的地位不断提高,作为一个群体它从较低的社会阶层跃升到较高的社会阶层。

[延伸阅读9-1]

阶层的骤变

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带来了诸多商机。1978年以来,中国的职业结构趋于高级化,所谓高级化就是白领和专业性职业越来越多于蓝领职业。具体而言,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增长迅速。

对于其增长的原因,《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作者认为,市场化是“经”,现代化是“纬”,二者的共同作用推动了中国职业结构的增长趋于高级化。这一方面为社会成员的向上流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消费结构。比如,随着收入增加,非基本消费的数量和比重提高,人们所购买的商品越来越“高级化”。以正在扩大的中产阶层为例,他们将是私产房、私人汽车、定制旅游休假和相应文化消费的主体。消费文化也发生了改变:其一是出现消费分层,消费自主性增加,大众耐用消费品有了稳定的需求;其二是地位消费,随着中产阶层的增多,出现了消费名牌以彰显身份的“地位消费”。据调查,白领群体在个性化和炫耀性消费方面远远高于人均水平。与此同时,一些新的专业化职业也随之出现,如保姆、小时工、家庭服务员、老年护理工、育婴师、插花师、盆景制作员、动物摄影师、色彩搭配师、健身教练、心理医生和胎教员等。这些新兴的职业有很多可以演变为创业的机会,如一些大城市就出现了不少心理咨询事务所。

另外,城市发展所聚集起来的各类资源还有可能对周边的非城市地区产生辐射,从而带动非城市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职业结构变迁。比如20世纪80年代江苏南部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就受益于近邻上海的发展。借助于城里溢出的生产资料和销售市场,乡村里乡镇企业产生了经理人员、办事人员和工人等职业,进一步分析之后还发现,只有200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城市,其非城市区才发展起了较大比重的第二产业。只有500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城市,其周边地区才发展起了较大比重的第三产业。而60万~200万人口的城市,其周边地区一般存在着较大比重的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等。这些社会流动演变的规律一方面解释了各种社会现象;另一方面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指导着商人们的投资决策。

(资料来源:朱峰。阶层的聚变:未来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兴起与走向[J]。商界,2004(9)。)

(六)社会阶层呈现出一定的层级性

社会阶层是由社会分层所导致的,所谓社会分层就是“个体在社会中或高或低的等级,这一等级是由社会中的其他成员排列的,以便产生一个尊重和威望的等级”。将消费者分成上、中、下层的社会分层方法暗含着,一个社会中的某些成员在威望和权力方面比其他成员的等级更高。不管是否愿意,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实际上都处于从最底层到最高层某一阶层的位置上。那些处于较高位置上的人被归入较高层级,反之则被归入较低层级,由此便形成了高低有序的社会层级结构,社会阶层的层级性在封闭的社会里表现得更为明显。社会阶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消费者认为某种商品主要被同层次或更高层次的消费者所消费,那么他购买该产品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反之他选择该商品的可能性就会减小。

(七)社会阶层的符号象征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