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物流管理基础形考任务1答案 > 任务7 2 物流信息技术认知(第2页)

任务7 2 物流信息技术认知(第2页)

EAN码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IionalArtiumberingAsso)在全球推广应用的商品条码,是定长的纯数字型条码,它表示的字符集为数字0~9。在实际应用中,EAN码有两种版本,标准版和缩短版。标准版是由13位数字组成,称为EAN-13码或长码;缩短版EAN码是由8位数字组成,称为EAN-8码或者短码。

EAN-13码由13位数字组成。根据EAN规范,这13位数字分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前三位叫前缀码,表示条码所属的国家或地区,我们国家大陆所使用的前缀码是690~695,目前已经分配到了694,695还没有开始分配,香港地区使用489,澳门地区使用958,台湾使用471。包含前缀码在内的前若干位叫厂商识别码,具体位数由条码使用国家自己规定,我们国家规定的是前7~8位,690、691开头的是前7位,692~694开头的是前8位。厂商识别码之后直到第12位的部分叫商品项目代码,表示企业自己不同的产品。最后一位叫校验码,用来检查扫描到的数字是不是有错误,校验码是根据条码字符的数值按一定的数学算法计算得出的。

EAN-8码是EAN-13码的压缩版,由8位数字组成,用于包装面积较小的商品上。与EAN-13码相比,EAN-8码没有制造厂商代码,仅有前缀码、商品项目代码和校验码。在中国,凡需使用EAN-8码的商品生产厂家,需将本企业欲使用EAN-8码的商品目录及其外包装(或设计稿)报至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或其分支机构,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一赋码。

ⅱUPC条码

UPC码是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制定的商品条码,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并投入应用的商品条码,在北美地区得以广泛应用。UP码完全一致,它的编码方法也是模块组合法,也是定长、纯数字型条码。UPC码有5种版本,常用的商品条码版本为UPC-A码和UPC-E码。UPC-A码是标准的UPC通用商品条码版本,UPC-E码为UPC-A的压缩版。

UPC-A码供人识读的数字代码只有12位,它的代码结构由厂商识别代码(6位)(包括系统字符1位)、商品项目代码(5位)、和校验码(1位)共三部分组成。UPC-A码的代码结构中没有前缀码,它的系统字符为一位数字,用以标识商品类别。带有规则包装的商品,其系统字符一般为“0,6或7”。

UPC-E码是UPC-A码的缩短版,是UPC-A码系统字符为0时,通过一定规则销0压缩而得到的。

Ⅲ一维条码的缺点

一维条码的主要缺点有:信息密度较低,信息容量较小;没有错误纠正能力,只能通过校验字符进行错误校验;保密防伪性较差;使用可靠性差,受外界损伤后会毁损信息;只能完成对物品的表示,而无法对物品本身进行描述;必须依赖数据库的存在;表示汉字信息困难。

②二维条码

为了提高一定面积上的条码信息密度和信息量,又发展了一种新的条码编码形式,二维条码。

目前二维条码主要有PDF417码、Code49码、Code16K码、DataMatrix码、MaxiCode码等,主要分为堆积或层排式和棋盘或矩阵式两大类。二维条码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存储和传递技术,从诞生之时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已经应用在国防、公共安全、交通运输、医疗保健、工业、商业、金融、海关及政府管理等多个领域。

二维条码依靠其庞大的信息携带量,能够把过去使用一维条码时存储于后台数据库中的信息全包含进去,可以直接通过阅读条码得到相应的信息,并且还有错误修正及防伪功能,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

二维条码可把照片、指纹编制于其中,有效解决了证件的机读和防伪问题。因此,可广泛应用于护照、身份证、行车证、军人证、健康证、保险卡等。

3)条形码扫描阅读原理

条形码的阅读与识别涉及光学、电子学、数据处理等多学科技术,就阅读条码信息而言,一般都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点,要求建立一个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能够产生一个光点,该光点能够在自动或手工控制下在条形码信息上沿某一轨迹作直线运动,同时,要求该光点直径与待扫描条码中最窄条符的宽度基本相同。第二点,要求一个接收系统能够采集到光点运动时打在条码条符上反射回来的反射光,光点打在着色条符上的反射光弱,而光点打在白色条符及左右空白区的反射光强,通过对接收到反射光的强弱及延续时间的测定,就可以分辨出扫描到的是着色条符还是白色条符以及条符的宽窄。第三点,要求一个电子电路将接收到的光信号不失真地转换成电脉冲。第四点,要求建立某种算法,并利用这一算法对已经获取的电脉冲信号进行译解,从而得到所需信息。

4)条形码扫描器工作方式及性能分析

①光笔条形码扫描器。光笔条码扫描器是一种轻便的条形码读入装置。在光笔内部有扫描光束发生器及反射光接收器。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这类扫描器有很多种,它们主要在发光的波长、光学系统结构、电子电路结构、分辨率、操作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光笔类条形码扫描器不论采用何种工作方式,从使用上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即阅读条形码信息时,要求扫描器与待识读的条码接触或离开一个极短的距离(一般仅0。2~1mm左右)。

②手持式枪型条形码扫描器。手持式枪型条形码扫描器内一般都装有控制扫描光束的自动扫描装置。阅读条形码时不需与条码符号接触,因此,对条形码标签没有损伤。扫描头与条形码标签的距离短的在0~20mm范围内,而长的可达到500mm左右。枪型条形码扫描器具有扫描光点匀速扫描的优点,因此,阅读效果比光笔扫描器要好。扫描速度快,每秒可对同一标签的内容扫描几十次至上百次。

③台式条形码自动扫描器。台式条形码自动扫描器适合于不便使用手持式扫描方式阅读条形码信息的场合。如果工作环境不允许操作者一只手处理标附有条形码信息的物体,而另一只手操纵手持条形码扫描器进行操作,就可以选用台式条形码扫描器自动扫描。这种扫描器也可以安装在生产流水线传送带旁的某一固定位置,等待标附有条形码标签的待测物体以平稳、缓慢的速度进入扫描范围,对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进行控制。

④激光自动扫描器。激光自动扫描器的最大优点是扫描光照强,可以远距离扫描且扫描景深长。而且激光扫描器的扫描速度高,有的产品扫描速度可以达到1200次秒,这种扫描器可以在百分之一秒时间内对某一条形码标签扫描阅读多次,而且可以做到每一次扫描不重复上一次扫描的轨迹。扫描器内部光学系统可以单束光转变成十字光或米字光,从而保证被测条形码从各个不同角度进入扫描范围时都可以被识读。

⑤卡式条形码阅读器。卡式条形码阅读器可以用于医院病案管理、身份验证、考勤和生产管理等领域。这种阅读器内部的机械结构能保证标有条形代码的卡式证件或文件在插入滑槽后自动沿轨道做直线运动,在卡片前进过程中,扫描光点将条形码信息读入。卡式条形码阅读器一般都具有与计算机传送数据的能力,同时具有声光提示以证明识别正确与否。

⑥便携式条形码阅读器。便携式条形码阅读器一般配接光笔式或轻便的枪型条形码扫描器,有的也配接激光扫描器。便携式条形码阅读器本身就是一台专用计算机,有的甚至就是一台通用微型计算机。这种阅读器本身具有对条形码信号的译解能力。条形码译解后,可直接存入机器内存或机内磁带存储器的磁带中。阅读器具有与计算机主机通信的能力。通常,它本身带有显示屏、键盘、条形码识别结果声响指示及用户编程功能。使用时,这种阅读器可以与计算机主机分别安装在两个地点,通过线路连成网络,也可以脱机使用,利用电池供电。这种设备特别适用于流动性数据采集环境。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定时送到主机内存储。有些场合,标有条形码信息或代号的载体体积大,比较笨重,不适合搬运到同一数据采集中心处理,这种情况下,使用便携式条码阅读处理器十分方便。

5)条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作为物流管理的工具,条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环节:

①生产管理中的条码应用

生产作业现场会产生大量实时的有用数据,这些生产数据将对企业的快速决策起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条形码软件在生产上的应用就应运而生,条码生产管理系统强调对生产作业现场的管理,应用条码技术实现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实时数据的自动化快速收集,并对实时事件及时处理。同时又与计划层(ERPMRP)保持双向通信能力,从计划层接收相应数据并反馈处理结果和生产指令。生产管理条码解决方案有效解决制造企业在对生产现场作业管理的难题,使企业更轻松地管理生产数据,实现对生产控制、产品质量追溯、以及后续的库存及销售追踪的有效管理。

②库存管理中的条码应用

条码技术在库存管理上的运用是将无线网络技术和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嵌入到企业产成品库存管理中去。在每个流程点中,将人工操作完全电子化地在手持终端中实现,从而提高人工的效率,确保在库存管理、运输过程的统一性和准确性。条码技术在库存管理应用中的运用能使物料出入库、物品存放地点等信息传递烦琐、滞后,导致库存量上升、发货日期无法保证难以估计、决策依据不准等一系列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利用条码技术,对仓库进行基本的进、销、存管理,有效地降低成本,形成质量检验报告,与采购订单挂钩建立对供应商的评价体系。

③配送管理中的条码应用

在现代化配送中心的管理中,条码已被广泛应用。在所用到的条码中,除了商品的条码外,还有货位条码、装卸台条码、运输车条码等;配送中心的业务处理中的收货、摆货、仓储、配货、补货等。条码应用几乎出现在整个配送中心作业流程中的所有环节。条码同样可用来做配送中心配货分析。通过统计分店要货情况,可按不同的时间段,合理分配商品库存数量,合理分配货品摆放空间,减少库存占用,更好地管理商品。由于条码和计算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可以做到实时物流跟踪,实现仓库的进货、发货、运输中的装卸自动化管理,整个配送中心的运营状况、商品的库存量也会通过计算机及时反映到管理层和决策层。这样就可以进行有效的库存控制,缩短商品的流转周期,将库存量降到最低。

(2)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ion,RFID)

1)RFID的概念和技术简介

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即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