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物流管理基础题库及答案 > 任务8 3 物流标准化(第1页)

任务8 3 物流标准化(第1页)

任务8。3物流标准化

【任务描述】

王力在对公司的事情准备妥当后,他发现公司还缺少一些托盘,于是,他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员工小赵,让小赵去拟定一个购买300个托盘的计划,主要就是关于要购买的托盘的尺寸问题。

【任务分析】

接到总经理的任务,小赵万分紧张,购买300个托盘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好,购买的托盘不合适,会给公司带来不小的损失,因此,他必须保证万无一失。于是小赵决定首先要全面了解目前常用的标准托盘尺寸,然后再结合公司的货架情况来进行选择。于是他开始着手查找标准托盘尺寸的相关资料。

【相关知识】

8。3。1物流标准化的定义

标准化是对产品、工作、工程、服务等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统一标准的过程。它是使系统保持统一性和一致性,对系统进行管理,提高系统运行效益的有效手段。

物流标准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标准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与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国际物流配送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已成为先进国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效益,提高竞争力的必备手段。它不仅是实现物流各环节衔接的一致性、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进行科学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

8。3。2物流标准化的作用

物流本身是一个大系统,所涉及的要素极其广泛,一项物流活动的完成,是众多物流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现物流系统化需要从包装、装卸、运输、配送、信息等各个功能环节上处理好有关技术、工艺的配合,各种运输手段的有机结合以及各种类型物流结点设施之间的货物转移需要在物流设备、包装方式等方面相互配合。为了能够使各种物流要素有效配合,需要对物流设施、设备、器具、作业方法等制定统一的标准,并且按照统一的标准组织物流活动。物流标准化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提高资源利用率

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各个环节衔接的一致性、加快流通速度的需要。通过制定和执行物流工作中的相关标准,不仅可以保证物流活动各环节的技术衔接和协调、规范服务质量、加快流通速度,而且可以合理地利用物流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推进科学化管理

物流标准化是进行科学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物流标准化为物流管理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使得物流目标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实现整个物流大系统的高度协调统一。

3。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物流标准化还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手段。通过物流标准化,可以实现物流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减少中间环节,减少无效劳动,提高设备、设施以及器具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4。推动技术进步

物流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标准化有利于在运输工具、装卸、包装等方面采用国际标准,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便于与国外物流设施、设备、器具的相互配合创造条件。

5。促进各系统衔接

物流标准化便于同外界系统的连接。物流活动中使用的设施和设备需要机械制造企业提供,货源来自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等。也就是说,物流活动不仅是物流系统本身的问题,还涉及产品的生产、流通以及物流设施和设备的生产制造系统等。实施标准化,可以促进这些系统的有效衔接。

8。3。3物流标准化的种类

按照标准化工作应用的范围,物流标准可分为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作业标准。

1。物流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在物流系统中,其主要是指物流基础标准和物流活动中采购、运输、装卸、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标准。

(1)物流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是制定物流标准必须遵循的技术基础与方法指南,是全国统一的标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具体标准:

1)专业计量单位标准。除国际或国家公布的基本计量单位外,物流系统还有许多专业的计量问题,必须在国际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确定物流专业标准,如集装箱的计量单位——标准箱等。同时,由于物流的国际性很强,专业计量标准必须考虑与国际计量方式一致,考虑国际上现有的习惯用法。

2)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基础模数尺寸是指标准化的共同单位尺寸,系统各标准尺寸的最小公约尺寸。在制定各个具体的尺寸标准时,要以基础模数尺寸为依据,选取其整数倍为规定的尺寸标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尺寸的复杂性,使物流系统各个环节协调配合,并成为系列化的基础。

ISO对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模数尺寸方案如下:①物流基础模数尺寸:600mm×400mm。②物流模数尺寸(集装基础模数尺寸):1200mm×1000mm为主,也允许1200mm×800mm;③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与集装基础模数尺寸的配合关系,如图8-9所示。

图8-9基础模数尺寸的配合关系

3)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它主要是指物流系统中各种建筑物如库房、中转站等所使用的基础模数。它是以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为依据确定的,也可选择共同的模数尺寸。该尺寸是设计建筑物长、宽、高尺寸,门窗尺寸,建筑物柱间距、跨度及进深等尺寸的依据。

4)集装模数尺寸。它是指在物流基础模数尺寸基础上推导出的各种集装设备的标准尺寸,可以此尺寸作为设计集装设备长、宽、高三维尺寸的依据。在物流系统中,集装单位是起贯穿作用的,集装设备尺寸必须与各个环节的物流固定设施、移动设备、专用机具相配合。因此,集装模数尺寸影响并决定着与其配合的相关环节的标准化。

5)物流专业术语标准。其中包括物流专业名词的统一化、专业名词的统一编码以及定义的统一解释。物流专业术语标准化可以避免由于人们对物流词汇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物流工作的混乱。

6)物流核算及统计的标准化。标准化的物流核算、统计体系是对物流系统进行宏观控制的基础。其中包括统计核算文件格式标准化、统计方法及程序标准化、商贸文件及业务程序标准化等。

7)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在商品由生产到用户所经历的多个环节中,必须有全社会和全世界统一的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