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民国的国学大师 > 征引书目(第1页)

征引书目(第1页)

征引书目

一、著述文献

アンリ·マスペロ著,内藤耕次郎、内藤戊申共译:《最近五十年支那学界の回顾》,《东洋史研究》第1卷第1号,1935年1月;第6号,1936年8月。

白吉庵:《胡适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holdLaufer:1874—1913,MoaSerialofOrientalStudies(《华裔学志》),Vol。Ⅰ。ffscⅡ,1935。

[日]滨田青陵:《东方考古学协会と东亚考古学会》,《民族》第2卷第4号,1927年5月。

柴德赓:《我的老师陈垣先生》,《文献》1980年第2辑。

蔡元培:《蔡元培自述》,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

[日]长濑诚:《日本之现代中国学界展望》,华文《大阪每日》第2卷第8期,1939年4月。

陈德溥编:《陈黻宸集》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95。

陈鸿祥:《王国维年谱》,济南,齐鲁出版社,1991。

陈乐素、陈智超编校:《陈垣史学论著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陈平原、王枫编:《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陈桥驿:《〈水经注〉研究二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陈清泉等编:《中国史学家评传》下,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陈三立著,钱文忠标点:《散原精舍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陈守实:《学术日录[选载]·记梁启超、陈寅恪诸师事》,《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1922—1927)》,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系,1999。

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陈源著,吴福辉编:《西滢闲话》,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

陈哲三:《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著作》,《传记文学》第16卷第3期,1970年3月。

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陈智超编:《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程光裕:《常溪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96。

程美宝:《陈寅恪与牛津大学》,《历史研究》,2000(3)。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杜正胜:《从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学革命及其与胡适、顾颉刚的关系》,《当代》第116期,1995年12月。

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台北,学生书局,1969。

方利山:《胡适重审“〈水经注〉公案”浅议》,耿云志、闻黎明编:《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傅乐成:《我怎样学起历史来》,《传记文学》第44卷第5期,1984年5月。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