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经济专业导论论文模板范文 > 四实践教学实验室状况(第2页)

四实践教学实验室状况(第2页)

3。专业选修课模块

专业选修课模块,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学习,对专业知识的丰富和补充。在2007级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方案中,专业拓展课共计10门,最低等选修10学分;在2008级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方案中,叫作专业限选课,共计9门,最低选修12学分。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修完每门课程;在2009版的课程设置方案中,叫作专业方向课,共提供了8门课程,其中要求修完10学分;到2013版的课程设置方案中,叫作专业方向课,共提供了11门课程,其中要求修完10学分,选择的范围更加灵活,操作性更强。

4。公选课模块

公选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环节,也是丰富大学生业余知识的有效途径。学院提供了五大类供学生选择。其中2007版和2008版课程设置方案中,要求学生在六个学期中修完10学分,才给予毕业;在2009—2013版课程设置方案中,给予了调整,要求学生在六个学期中修完8学分,即可毕业。

5。实践性教育活动模块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本专业安排了一定量的实践教学环节:军事理论与训练、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就业指导。另外,还增强了素质拓展课程,包括:参加技能大赛、参加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技能获证等,丰富了大学的业余生活的同时,也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加强与社会的接触,锻炼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1)教学实习包括参观新塘海关等,以增加学生对国际贸易活动的相关流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2)在相关课程中均有一定学时的实践或课程实验,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安排认知实习过程,加深学生对国际商务专业管理模式和实际运作的了解,增强感性认识,并完成认知实习报告的撰写。

(4)社会实践:安排学生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并写出调查报告。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认知能力、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工作能力。

(5)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学生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并在教师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以进一步适应和胜任国际商务专业岗位的需要。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尽快适应和胜任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6。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本专业现已建立了一套包括教学督导体系、学生评教制度、系领导听课评价制度、同行听课与评价制度、日常教学检查制度等多层次综合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7。教学条件建设

争取学院的大力支持,加快完善教学条件建设,更新多媒体有关设施,充实专业图书资料,争取在系里设立一个专业的小型资料室,方便老师查阅有关专业资料。

8。学风建设

建立良好的学风,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对于学生学好、掌握好专业知识,学有所成是很重要的。老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严格课堂纪律;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自主探索精神。在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灵活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学风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师如何将学生吸引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去,引起学习的兴趣。

第一是“教”的问题。加大对一线教师的业务培训力度,开展教师的教学研讨工作。另外,要形成针对教师教学的考核审评制度,对教师的责任心、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等进行评价。对于被学生评价为不合格者,系里应加强教育并发出警示。

第二是“学”的问题,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专业教研室要配合系里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工作,如“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和“国际商务专业介绍”等,教研室应对学生各种类型的学习团队给予专业上的指导。

第三是“管”的方面,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纪律的第一责任人,不能只顾自己教书,还要对班上的学风负起责任来。系里的学生会、团总支、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助管、学生党员等都要很好地组织协调起来,定期不定期抽查课堂纪律和宿舍,教育与奖励相结合,良好的学风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9。教学管理建设

落实学院教务处颁布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将教学管理落到实处并抓好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系里会有计划地制定和颁布相应的教学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等。

(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改革的总体思路

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夯实基础,创造条件实施核心课程双语化教学,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推行“专业+考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因此,拓宽专业面,夯实基础,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是增强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必然要求。即“打好基础,重在应用、强化能力、适当延伸”。而专业课教学内容则要体现综合化和实践化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要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研究,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指导思想。适时修订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教学时数,逐步提高专业技能课的比例,在课程体系上逐步采取以能力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组合方式,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计划用5年的时间,在现有基础上,建立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模拟实验室,确保校内实验开出率,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大纲,编写实践教学计划,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监督与考核。

2。教学内容改革及教学大纲建设的思路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改革与发展形势,要树立“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理念,重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除了积极倡导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外,要进一步强化案例教学,在教学手段上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力争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有一批创新性成果。

积极鼓励教师参与教改课题立项的申报,教改课题以课程体系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主。

重视教学大纲建设。目前,国际商务专业所有专业课程都完成了教学大纲的编写和修订。大纲明确了课程的内容纲要及各章节重点,提出本课程教学的原则、要求和总学时,规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学科发展和学科最新成果,明确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及培养途径。并重视“理论前沿与实践前沿”的接轨,不断完善教学大纲。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