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彩色的阅读教室第二章 > 对教育的理解和实施需要家长的认同和支持(第1页)

对教育的理解和实施需要家长的认同和支持(第1页)

对教育的理解和实施,需要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你需要告诉家长,童年的书包里不只是教科书,不只是试卷和练习,还要有一个丰富开阔的世界,就像孩子将来遇见的人生。

你选择了在大型家长会举行之前,先做一些小众的聚会。你将班上的家长按居住的片区分成几拨,然后觅一处幽静所在,和家长们一拨拨地“约会”。

优雅的环境,不多的几个人,大家聊教育,聊自己,聊孩子,聊人生。心平气和,舌灿莲花。你们迅速地相互了解,也彼此尊重。你耐心地听每一位家长说,你也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对于童年,对于孩子,对于阅读,对于教育,你们总能达成共识,他们对你今后的活动都表示支持,你有什么创意,什么点子,他们都争着提出完善的建议,也主动提出自己可以参与其中担负起哪些职责。

人与人之间要保持最大的善意。

家长对学校对老师、老师对学生对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该如此。

怀疑、猜忌、嘲讽、咒骂、怨恨、报复只会害人害己害孩子;

相信、理解、宽容、赞美、真诚、友善却是成长中的正能量。

这是你最朴素的认识、最根本的态度。

你肯定他们,鼓励他们,感谢他们;他们也认同你,支持你,感谢你。你看到了他们的信赖,他们也看到了你的真诚。

你们下定了决心要煮一锅美味的石头汤。

如果说,这算是一种小型的家长会,那么在几拨家长约会完毕之后,再召集全班家长一起开会,你的观念更容易为在场的所有人接纳,你的建议和举措也更容易为大家支持。

做一个聪明的班主任,做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做一个有思想的领路人,做一个爱折腾的老师。

你要在童年的天空涂抹五彩的云霞。

还记得某天下午,你带着女儿坐地铁去市民中心广场参加“纸箱城市里的故事时光”,孩子们在新锐建筑师的带领下,分组编号,热身游戏,在几个妈妈的引导下,用纸箱搭建城市里的图书馆。很快的工夫,阅览室、展示台、故事屋纷纷落成,孩子们可以坐在垫子上,听故事妈妈讲故事了。

就像下午的那一阵暖阳,这是一个纸箱城市里难得一见的故事时光。这样的活动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参与。那么多的家长带着孩子穿梭在纸箱之间,享受着一下午的悠闲和快乐。

最为难得的是,这个活动是要让孩子参与进来,他们搬动纸箱,搭建图书馆,参与故事会,做做小义工,这是一次弥足珍贵的户外经历。

现在的孩子真是可怜,无论假期还是平时,大凡课余时间,不是在上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虽然谈论起补习班,一个个都深恶痛绝得不行,可是,总有那么多的家长,交起钱来毫不含糊。生怕孩子不能拔尖,生怕孩子没有特长,生怕孩子考不进名校,生怕孩子没有未来。是啊,各种担心正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就是成绩好的都是在课外班里花大价钱用大气力砸出来的,不这么做,孩子就没有好的未来。

成绩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上名校就是成功的标志。我们对孩子的判断似乎就只剩下这一种标准。当成功学满社会汹涌,急功近利像瘟疫一样弥漫,恐慌纠结着每一个家长的心,于是,再清醒开明的头脑在坚硬的现实面前也会手足无措、迷茫困惑,最后缴械投降,乖乖地随大流而去。

你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们课外学这学那,似乎要努力去抓住某根救命稻草。殊不知,知识是建构出来的,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见识是历练出来的,情怀和气概,是在经历中培养出来的。可是,因为年级升高,应试的压力陡然显现,家长们对平素的活动已经不再有往日般高涨的热情了。家长和孩子都被逼上了一条不归路。你能看到能想到,却只有无奈,大家都无奈。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和孩子,终日纠缠在试卷之内分数之内,是多么悲催的人生。

如果只是知识与技能性的学习,孩子永远是在单兵作战,因为目标单一,他的眼界很难开阔起来,更难有大情怀大气魄。反之,经常参与各类创意活动、公益活动,此时的付出让他收获被需要的尊严和价值,这样的经历,给孩子搭建的是另一种世界。

儿童正在成长,因之拥有了无限的可能。如果只是在试卷、题集里摸爬滚打,那意味着只有一个方向和一种可能。只有当孩子走向广阔的天地,经历丰富的生活,才拥有开阔而厚重的人生。

我们想给予孩子的,不正是如此吗?

就在那天活动结束以后,你带女儿和小D去吃徽菜,然后在一家餐厅门前坐秋千,看着她们嘻嘻哈哈地从石子堆里挑拣奇异的“宝石”;回家的路上,她俩耳朵里一人塞着一个耳机听民谣歌手川子的《春天里》……偶尔会有拌嘴争执,但是很快和好如初,继续听音乐,继续往家走。

你就走在她们身后,你和她们走在一起,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其实很美好。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远比你在成人世界里获取的更丰富更单纯。

回顾和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你当然会想起义卖时光。

一个学期一次的跳蚤市场,显然已经被孩子和家长们摸清了行情,什么东西好卖,什么东西滞销,大家已经门儿清了。你要想卖出好的价钱,获得丰厚的盈利,不按消费者的喜好来出招是不可能的。

这里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你女儿卖兔子的故事已经被很多人所知,大家都知道小动物在跳蚤市场上特别走俏。Z同学的妈妈带来五六只小小的乌龟,眨眼工夫就脱销了,那么可爱的小家伙,谁看了都心生喜欢,一只进价两块零售十块钱大家也不嫌贵。

相比之下,X同学带来的三只乌龟就大多了,似乎也无人光顾。

显然不是没人买,而是店家不会做生意:你带着三只大乌龟却缩在众人的背后,谁能留心到呢?除非你能像H同学的妈妈那样摆起一个电热锅烧烤,羊肉串的香味满操场飘溢,想低调也难,想不热卖也难啊。

于是你张罗着将三只乌龟带到了最前排,开始大声吆喝起来:

“乌龟!大乌龟!只剩三只,最后的机会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