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彩色的阅读教室第二章 > 教材里也有优秀作品(第3页)

教材里也有优秀作品(第3页)

当小熊站在山顶和月亮相互问好,一问一答的时候,我们在教室里也是相互问好,他问我们答。

不知不觉地,我们就从科学的回声里跳了出来,走进了生活中的情感呼应。

人与人是需要呼应的,不然总会空落落的吧。

他推崇科学,但是不会让我们无谓地去热爱科学,他似乎更强调人文关怀。他总有本事让一节语文课增容,让更多的信息涌进教室。

毕竟,这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要有梳理和甄别各种信息的能力,然后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一些。

提到回声,他会跟我们讲起希腊神话里《水仙花的传说》:

有个叫厄科的最美的仙女爱上了最俊美的那喀索斯,可是那喀索斯却不爱她,竟然爱上了自己。厄科因为触犯了爱嫉妒的赫拉,被“限制舌头的作用”,不能第一个讲话,当别人讲话时她也无法保持沉默,只能鹦鹉学舌似地重复她听到的最后几个音节。因为深受对那喀索斯的爱的折磨,身体逐渐消瘦,血液慢慢蒸发,最后只剩下几根骨头和声音。后来,她的尸骨变成了岩块,而她的声音则到处回**,回答那些呼喊她的人们……

听过这么多故事,哦,除了课文里那个青蛙的故事,还有小熊和月亮的呼应,还有美丽而可怜的厄科的传说……在我们眼中,回声已不单是回声了。

当别人在责怪课文差对教科书横挑鼻子竖挑眼批判教材有毒的时候,他总会用别的办法来帮助我们:擦亮眼睛,化弊为利,拓展视野,重建教材。

学到《识字八》,八个词语两排列。左边是: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右边是:人造卫星,航空母舰,宇宙飞船,运载火箭。

读学这些词语,目的何在。稍作留心,就会发现,书中有导语:“要爱科学,学科学”。

知道他会怎么做吗?

我们识读完生字,将这几个词语在嘴里过几遍,然后略作比较——右边的词语里没什么故事可说,左边的可都是神话来着,他顺势给我们介绍了《山海经》。

接下来,他又在试探我们的喜好:

“左边是神话传说,右边是科学,请告诉老师,你更喜欢哪个?”

哗啦啦,数一数,喜欢科学的只有四个男孩,其他的,全部爱上神话。

再试一次,还是如此。

他表现得似乎很讶异,连珠炮似的追问我们:

“你离得开电视吗?你去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离得开电脑手机汽车吗?他们出门离得开地铁火车飞机吗?老师我就离不了,怎么你们就不选择科学呢?”

Z同学忍不住了,反对说以前的那些人没有这些电子的东西怎么就活得好好的呢?

Y同学也接茬,说是啊是啊我就离得开我就不要这些电子产品我们排的《多多老板和森林婆婆》就是因为砍掉了森林才引发洪水淹没了村庄的。

R同学说神话故事很温暖很安全,航空母舰只会引来战争会让很多无辜的人失去生命。

C同学说科学只会让人去用这些手段害别人让人变得不善良。

X同学说科学是呆板的冷冰冰的很不好。

K同学说老师你不是说了吗就是因为有了嫦娥奔月人们才知道去月亮上看看。

……

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对科学数落了一番,听得他热血沸腾,索性和我们讨论“明年春暖花开时我骑着毛驴来找你”跟“某天下午三点半的航班我们机场见”的区别,又讲起那个有名的“**之约”。

很久以前有一个书生叫范聚亲,上京赶考不想忽染重病,躺在客栈里动弹不得,店中主人怕他瘟疫过人,对他不闻不问,幸好客店里住了另一个赶考的书生,名叫张元伯,说:“生死有命,安有病能过人之理。”他亲自为他精心调理医治,不久范生痊愈了,却耽误了二人的考期,范生对此甚表内疚,二人就此结为兄弟。后来范聚亲辞别张元伯返回故里,当时黄花红叶装点秋光,正是重阳佳节,便定下**之约,约定来年今日再相聚,把酒赏菊。转眼一年过去了,又到九月九,一大早起来,张元伯便打扫草堂、遍插**、宰鸡备酒,家人说不必着急,路途遥遥必不定期而至,来了再杀鸡也不迟。张元伯不听,从早上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下午,太阳落山了还不见范聚亲的影子。家里人都以为范聚亲不会来了,劝他吃了早点歇息。张元伯仍是不信,独自等到半夜。

不久范生真的来了,二人相聚甚是欢悦,只是面对酒菜范生不食不语。张元伯问其缘由,范聚亲说,兄弟我其实是鬼。去年回到故乡,考试未成便做起生意,日日繁忙竟忘了约会之事,到了九月九想起**之约,已经迟了,听古人说,人不能日行千里而鬼可以,便拔剑抹了脖子,乘阴风前来赴约。

这个故事听得我们毛骨悚然。当然,这些肯定跟科学无关。

可是你要说他排斥科学,也未必如此。

他让我们一边享受文学的浸润,一边也会挑一些科学的经典让我们欣赏。

他会让我们在学过《自然之道》后看戈尔的演讲《不可掩藏的真相》;他会在我们学过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之后看霍金的演讲《生命的意义》;他会让我们看《微观世界》,看《鸟与梦一起飞翔》,看纪录片《海洋》《海豚湾》……

有时,还真搞不懂他。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