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彩色的阅读教室读后感 > 9 在表演中获得立体阅读体验(第1页)

9 在表演中获得立体阅读体验(第1页)

9在表演中获得立体阅读体验

阅读还可以有另一种灵动而充满生命张力的呈现形式,那就是表演。

将文学搬上舞台,将绘本与表演结合起来,让童年的身体在文学的表演中释放活力,迸发光彩。

他会在周末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出去做些讲课或者讲座,他很努力地四处宣讲我们的故事,他希望能用这些真实的案例,唤醒更多沉睡的人,和他一起在童年的大地上播下阅读的种子,幸福的种子。

在他看来,充满活力的童年,只是停留于书面的阅读未免过于平面化,我们应该拥有立体的阅读体验,应该将文学搬上舞台,将图画书也就是绘本与表演结合起来。

而我们的传奇,显然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那次他从外地出差回来,一下飞机,就拖着箱子风尘仆仆地赶到教室,因为下午两点半有小精灵剧团排练活动,他跟我们说了,他一定回来参加。

等他赶到学校时才一点半,《便宜卖我妹妹》(改编自韩国图画书《便宜卖我弟弟》)剧组已经开始排练起来了。因为要参加讲述表演大赛,剧组的几个妈妈一起发力,上周四晚上就已经练过一次,这次又是提前早早开始。

要排好一个剧,真的很累。孩子辛苦,大人也闲不住,东奔西走指手画脚声嘶力竭在所不惜。

可是,有一个问题必须明确,那就是——他组织发动家长们鼓励并帮助孩子表演,究竟是为了什么?

仅仅是为了比赛,拿出一个好成绩吗?

还是为了上台展示一下自己?

或者因为这是他组织的活动碍于情面必须参加?

他曾经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我们的家长,期待大家参与到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里来。

令人欣慰的是,家长们都留下了不少真知灼见,哪怕是吉光片羽,也说出了当时的心声。

在这之前,我们经过几次大型的排练和表演,随着我们渐渐长大,他开始思索剧团的发展必须跟上我们自身的成长步伐。于是,我们的剧团表演开始进入到小剧组阶段,和以往相比,人数是少了,场面是小了,可是,对表演性的要求更强了,我们当然可以参与选择故事,参与排练中的道具制作及摆放等,但还是需要家长作很多付出,而且,因为人数少的缘故,大家的介入更加直接了,谁都要主动参与,毕竟人数有限,等和靠都是不合理也不合情的。这样做的好处也很明显,那就是家长们在积极参与中得以在另一种场域接触到我们,从而能够直接获得对我们成长的清晰了解。

或许你会问:为什么要一直坚持表演而不是玩玩票尝尝鲜就算了?

你可以理解为是我们这帮孩子喜欢上了表演,喜欢在舞台上展示自己,不愿意就此放弃。

提出这样的问题恰好暴露出我们国人的本性,那就是做事首鼠两端,不能始终如一,见好就上、见好即收,知难而退、半途而废。

所以,我们应该回到问题的原初去认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表演?

因为事关自己,我想说,表演带给我们的是另一种生活,是通往日常生活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我们不仅仅是在演某一个角色,而且,我们是通过角色遇见另一个未知的自己。这是多么美妙的经历。

另外,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参与剧本的完善、角色的磨合、情节的设计……我们要去理解并努力演示——每一个动作和眼神,它的幅度、活动范围都有讲究,你可以夸张但绝不离谱。

表演是难的。他需要我们去理解并适应某个特定的角色,但又不能一味如此,生搬硬套,只会让表演的人和表演的角色变得固化、僵硬起来。因此,还要允许角色来适度迁就我们,让每一个小演员从中能得到可见的发展,这正是他以及很多家长最期待看到的。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走到舞台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我们每个人都要正视这一点,尊重差异而不是排斥差异,顺从人的天性,这是大家参与表演的一个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结合每个人的特质,鼓励每个人更好地去适应舞台的需要。整个过程中,即便整个剧的表演略嫌粗糙,只要不会因此伤害到大家的热情,通过不断的失败来累积经验,最终一定能从僵硬到自然,从拘束到放松,从笨拙到熟练,从他主到自主。你要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此过程中,获得深浅不一的发展。尤其是后来,他请来专业人士对我们的表演进行指导,让我们掌握更实用的表演技巧,在舞台上更好地演绎各种角色,而不是作为一个道具立在台上。

我想,像我这样有过类似经历的孩子,我们的人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注定与众不同吧。将来虽然免不了要和别人一样,参加各种考试面临种种竞争,但是,且不说我们在理解力、表现力以及合作精神、自我意识上会占极大的优势,单是底气都会比别人更足。为何?因为,我们在那么多角色里经历人生,在那么多剧目里由生涩到自如地演绎过生活。

他曾经举了一个小小的例子。有次学校庆“六一”儿童活动是他的女儿担任主持人,这是她第一次在大众面前登台主持,和她一同登台的其他主持人比她年龄都要大,但无一例外都很紧张,言语间明显有些磕磕巴巴,可是他女儿看上去却很自然,举手投足间灵活自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这就是跟她有过多次的舞台表演经验息息相关。

还是说回到他的女儿,从一年级只有一句台词的肚子里的火车站的小精灵,到二三年级的跳了几个舞蹈的小鸟,直到四年级主动要求表演故事中的魔鬼,并最终以出色的演出表现博得了所有观众的惊叹,你们能够看到一个幼小的生命如何破茧而出振翅而飞。

表演对于我们的重要性真的不需多说,虽然这往往是家长们所无法理解的。家长们习惯于关注看得见的东西,成绩啊分数啊名次啊奖杯奖状啊,而我们更看重伙伴、玩耍、尽情尽兴。

记得某个周日的下午,每周末如期举行的小精灵剧团活动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冲掉了,雨太大,他不主张我们来,于是发信息告诉大家不用来排练。得知这个消息后,H同学竟然在家里失声痛哭,他是那么渴望一起排练!

为了将剧演好,班上几个小女生没事就张罗着,虽然年纪不大,主意却多,只要有时间,她们就将剧组的人聚在一起,一遍又一遍地排练。

没事的时候,我们自己写剧本玩,主题一般是反抗大人、反抗老师和反抗学校之类的内容,大家分工,每人写一部分。他发现以后,不但没批评我们,反而称赞写得好,尤其是人物的语言、语气、性格特点刻画得活灵活现。看完之后,他哈哈大笑,鼓励我们继续写下去,争取能搬到台上去演出来。

他有时开玩笑说自己“不务正业”组建剧团鼓吹表演,家长们却不是这么看。

家长A说:

享受过程,享受旅途,而不是奖励终点和结果。

老实说,让孩子参加这个剧团,是想让她得到锻炼,学习团队合作,当然,也可以更多地跟同学老师在一起玩(总觉得他们玩的时间太少)。事实上,我想要的目的都达到了,每次活动孩子都很开心,还有就是,进步非常明显。昨天录音的时候,就明显感到,嗓门比演《多多老板和森林婆婆》那时候大多了,念台词也自如多了。至于比赛呀、结果什么的,我是一直用游戏的心态来看的,无所谓输赢。谢谢老师和各位妈妈提供的平台和指导!

家长B说:

孩子都喜欢模仿,肯定也会喜欢表演,我们小时候不都喜欢玩过家家的嘛!

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无须怀疑!坚持下去可以活跃孩子的思维;可以培养孩子口脑协调的能力;可以培养孩子敢于表达的胆量;可以培养孩子乐于表达的品格;可以培养孩子健康的自信心;可以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这样好的事情再辛苦也值得!

家长C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