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彩色的阅读教室读书笔记 > 带领着孩子一起面对一本书(第3页)

带领着孩子一起面对一本书(第3页)

你曾经问过一位学生家长:“为什么要读儿子的书,甚至和儿子抢书读?”她说,她怕和孩子之间有代沟。

有了共同的阅读,才能有共同的语言。

新教育的发起人朱永新老师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这么说:“很多教师和学生在一起,是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他们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思想和价值,只是一盘散沙,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密码、没有共同的阅读。阅读恰恰是能够形成我们这个民族共同语言和共同密码的关键。”

教师和孩子如此,家长和孩子何尝不是这样?

刚刚过去不久的母亲节,朋友收到女儿送给她的一张贺卡,上面写着:“妈妈,我爱你,有从这里到月球再回来那么远!”当朋友感动地在微博上晒幸福时,有人留言问:“爱得那么远?”朋友不客气地回复了一句:“可见你没读过那本书!”如果没有读过《猜猜我有多爱你》,哪里会懂其中的密码?

亲子同读一本书,沟通无障碍。

其次,联合志趣相投的伙伴召开大孩子读书会,共读一本书,共聊一本书。

因为有了伙伴的参与,孩子的聊书热情也会提高,可以设计一些有弹性的话题展开探讨,也可以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拓展延伸活动,让孩子将一本书读厚。

例如,可以围绕“战争”这个主题,组织班上或者社区里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孩子一起读一系列的书,绘本有《铁丝网上的小花》《敌人》《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庄》《安娜的新大衣》《爷爷的墙》《大卫之星》;文字书有《弹子袋》《数星星》《鸟雀街上的孤岛》《两个伊达》《影之翼》《战马》《第94只风筝》《安妮日记》《汉娜的手提箱》《克拉克的战争》……

围绕一个主题读一系列的书,你把这称之为“群书阅读”,这样的阅读显然是高品质的阅读,是能够切实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的。

再次,过一种书式生活,让每一天都充满情趣,充满诗意,充满喜悦。

读书是最好的驻颜术,如果家长有心,带着孩子营造一段阅读的时光,过一种书式生活,其中的怡然自得,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旁人安可得知。

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提醒我们:“当你们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请务必记住——缺乏生气的父母是枯燥无味的。一个孩子所需要的,所值得要的,是才智焕发的父母。”

亲子阅读,可以让我们成为这样才智焕发的父母。

当然,亲子阅读,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开始,一个故事、一本书就可以带着你出发,你会与一群可爱的人相遇,你会学会很多方法和诀窍。例如,如何去判断一本好书,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如何组织一场故事会,如何演好一个绘本剧……你甚至能够知道,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合读些什么书;某个作家还有哪些作品……

要相信阅读的力量,你要知道,借由亲子阅读,可以和孩子共度一段最美好的时光,那也是人生中最温馨的岁月。

你深知一个全新观念的生成多么不易,这么多年,围绕阅读,你一直在努力,你一直播撒阅读的种子,你要让你的教室里溢满书香。小小的野心,可以让你走得更远,不会迷失在现实的泥沼里。

那天,你和女儿一起找了一家安静的咖啡店用餐,照例带着一堆书。

点餐过后,你一本我一本地看起来。

这时,旁边来了一位小女孩,大约是读一二年级的模样,再看那校服,应该是在附近一所学校读书,大概是没来得及回家换衣服,放学后就直接跟着妈妈来这里陪朋友聚餐了。

女孩儿胆子不小,就在你们身边转来转去,后来伸手去桌面那一堆书里直接拿了一本看起来,她妈妈几次提醒她“快过来,不要乱跑”,都不能迫使她离开。

直到最后,妈妈直接拉她走,念叨着快考试了,要回去做一堆作业,女孩儿也拿着书不肯放下,似乎还要贪婪地把最后几页看完才罢休。妈妈只好拿出手机拍了几张封面,安慰女儿说周末会把这套书买回去给她看,女孩儿这才不情不愿嘟着嘴离开。

你能理解妈妈面对应试教育学校压力的诸多无奈,可你更疼惜这么小的孩子,正要迈入阅读快车道的孩子,她离好书的距离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作为一个成年人,对好书要有足够的敏感,不能“书在对面却不识”。如果一套书能够让一个大人两个孩子爱不释手,那么这套书一定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和阅读的价值,假如这位妈妈足够敏感的话,一定会顺着女儿的指引拿起其中一本好好阅读,看看其中究竟奥妙何在。同时,成年人还要有足够的耐心,能陪着孩子看完一本书,这样才不会错过一本好书,也不会伤害一颗爱读书的小心灵。

你多次专门撰文谈过阅读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为了帮助初入门的家长顺利地找到高品质的书,你特意罗列了一个“关于好书的参考坐标”。

第一,可以寻找几个值得信赖的童书奖项。例如,国外的有:凯迪克奖、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奖、林格伦奖;国内的有:丰子恺原创图画书奖、信谊图画书奖等。

第二,要重点关注家长们普遍推崇的书。例如,这几个绘本作家的书很得孩子们喜欢:宫西达也、安东尼·布朗、李欧·李奥尼、五味太郎、大卫·香农、长新太……桥梁书有《青蛙和蟾蜍》、“贝贝熊”系列、“我爱阅读”系列、“超级冒险王”系列……这些文字书作者很靠谱:林格伦、米切尔·恩德、罗尔德·达尔、迪卡米洛、贾尼·罗大里、托芙·杨松、安房直子、凯斯特纳……

第三,适合自己孩子当下需求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

可以按主题分类找到好书,例如节日主题、男孩女孩主题、爸爸妈妈主题、我爱阅读主题、隔代教育主题、生命主题、哲学启蒙主题、战争主题等。

可以根据年龄分层寻找合适的书:例如0~3岁看游戏书、3~6岁看图画书、6~9岁看桥梁书、9~12岁读文字书……

还可以找些情绪安抚类的书来读,可以帮助孩子观察情绪平复情绪,例如这样的书有:《我讨厌妈妈》《苏菲生气了》《生气汤》《敌人派》《我是喷火龙》等。

第四,现在的信息如此发达,作为一名有心的家长,完全可以去寻找信得过的童书榜单作为参考。其中,你发起的亲子阅读公益组织每年11月读书月之际,都要发布一个很草根也值得信赖的榜单,你们从当年出版的几千册童书里遴选一百本好书出来,然后再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投票,最后票选出大人眼中的十本好书(妈妈榜)和孩子眼中的十本好书(宝宝榜)。

这些书目都只是参考,只有充分了解孩子,了解书,才能将两者顺利地对接起来,而最好的诀窍就是:拿起书来,读它!

虽然人们都在大谈重视读书的好处,也在四处推广着阅读,可是,什么是真正的阅读,很多人会在理解上陷入误区。曾经,你也认同一个观点,那就是“不读坏书如何知道什么是好书”,甚至也援引“读书的十大权利首先是不读书的权利”来佐证。可是,当你年过三十六岁以后,你开始有了时间不够用的恐慌,要读的书那么多,如何读得完?你每每看着家里一架架的书就陡生压迫感,后来你看到对陈丹青的采访,他说这些年新出的书他都不看,只看经典,因为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再后来,你看到他的老师木心的两句话,突然就击中了你的心——

“有些书,读了便成文盲。”

“凡倡言雅俗共赏者,必定落得俗不可耐。”

你终于明白以前李校长坚决不看国产电影的苦衷。

我们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消耗在低品质的书上!

看破这些,你似乎顿悟了:对于很多人和事,你不会去纠结,你觉得那些没有必要存在于你的生命当中,所以不值得让你去费思量。你相信美好,亲近美好,珍惜美好,远离一切低级、无聊、肮脏与卑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