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每一个孩子都不同 > 第十九章 乐观 双管齐下让孩子学会笑看风云(第1页)

第十九章 乐观 双管齐下让孩子学会笑看风云(第1页)

第十九章乐观:双管齐下,让孩子学会笑看风云!

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鼓励你要坚强不要为我哭泣之类……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

这是一位在国外某著名大学留学的女生写给妈妈的遗书,而她的妈妈,是国内某中学特级教师。这位妈妈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外表活泼开朗的女儿竟会背负如此大的痛苦,而她作为母亲竟没有丝毫察觉。

特级教师的女儿自杀了,很多人觉得无法理解,更何况这是一个看起来一直学习优秀、多才多艺、性格开朗的“完美”女孩。我们经常会有一个误区,觉得一个外向活泼热情的人,肯定就是一个乐观的人。但事实上,外向活泼热情只是外在的性格表现,并不一定代表内在的心态与思维。真正的乐观,是无论遭受怎样的外界影响和变化,都能保持积极心态与思维,深信挫折或失败只是一时的,可以靠自身的努力去扭转。

2017年7月3号,美国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16岁儿子的毕业典礼上放了一通狠话:“我希望你能时不时遭受点不公平对待,我希望你能品尝几次遭人背叛的滋味,我希望你时常体会到孤独,我希望你能倒霉几次……”这通“冷血”“恶毒”的话,被大批网友点赞、转发。

是的,对父母而言,等到孩子摔倒起不来时再去扶他,往往已经来不及了,最好的教育是提前让孩子练就一颗强大的心,历经岁月洗礼、依旧笑看风云!

很多父母都非常关心孩子的抗挫折与抗压能力,甚至有些父母还会特意制造一些“挫折”来磨炼孩子。其实,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根本不需要刻意培养,父母只需要帮助孩子处理好他生命中的每一次或大或小的挫折,让孩子从中习得营养与力量,就已经足够了。

因为对于孩子而言,成长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挫折的过程。小到一次喝奶、一次摔跤、一次打针,大到一次批评、一次考试失利、一次比赛淘汰等,一路走来,孩子要经历的挑战与磨砺实在已经足够多了。这些压力和挫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怀疑甚至否定自己,进而变得消极颓废。

如何让孩子变得更乐观?父母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思维层面,二是行为层面,思维上积极看待挫折与失败,行为上积极寻找办法解决问题,两者必须双管齐下、缺一不可。没有积极思维,不能产生积极行为;但光有积极思维没有积极行为,则与阿Q无异,本质上只是逃避、放弃而已,并非真正的乐观。

一、提升维度,引导孩子建立积极思维

孩子之所以遇到挫折失败容易消极悲观,根源首先在于对挫折失败的认识不够客观全面,经常错误地认为失败没有任何收获与价值,认为一次失败就是全盘皆输、就是“整个人都不好了”,进而错误地否定自己。

因此,作为父母,你必须帮助孩子提升他看待外界人事物的维度,引导孩子建立积极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米切尔·霍德斯曾经做过一个极为有趣的实验,他将同一张卡通漫画展示给两组被试者看,其中一组人员被要求横咬着一支钢笔的笔身,这个姿势就仿佛在微笑一样;另一组人员则必须竖叼着钢笔的一头,显然,这种姿势使他们难以露出笑容。结果,霍德斯教授发现前一组被试者比后一组被试者认为漫画更可笑。这个实验证明,我们的心情往往不是由事物本身引起的,而是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当我们微笑着看待时,更容易产生积极的看法,并进而促发积极的情绪。

同一个人事物,从不同的维度去看待,就会得出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会直接决定我们的感受和情绪。故此,反面要看,正面更要看;要往上看,也要往下看;当下要看,未来也要看;微观要看,宏观也要看。

当孩子学会这样提升维度来看待身边的人事物时,通常就能从坏中找出好来,从消极中找出积极来,从痛苦中找出快乐来,从绝望中找出希望来。

1。正面思维

我曾经应邀去某集团讲课,当时他们带我去参观整个集团园区,讲到其中的建筑布局规划时,就提到他们设计了一个类似“棺材”的布局,寓意就是“关住财富”。有了这个解释,那么多员工天天在这个园区里上班,没一个人感觉到阴森恐怖,大家反倒觉得这个造型设计很好,让员工每天都能情绪高昂充满**地工作。最后,集团的发展自然也就蒸蒸日上、越来越好,这就是正面思维的力量。

父母应常常用正面思维来影响和启发孩子对事物的看法,同时传递给孩子更多积极的情绪与能量。

比如孩子摔倒了,积极乐观的父母会保持关注,同时淡定微笑地张开怀抱鼓励孩子,意思是:“没关系,你自己可以爬起来的!”这个时候,孩子接收到的情绪能量就是勇气与自信;而消极悲观的父母可能就会第一时间惊慌失措地跑过去大声追问:“怎么样,有没有摔到?吓死妈妈了!”毫无疑问,这种情况下孩子接收到的情绪能量就是恐惧与脆弱。

比如你带着孩子在公园玩,突然下雨了,如果你说:“唉,这个鬼天气,周末也不能好好玩一下。”你也许是无意,可传递出来的却是抱怨以及内心的烦躁与抗拒。不如换个说法:“平常都是晴天逛公园,今天下雨天在公园里走走,感觉很不一样哦!你有没有发现空气要清新很多、花草树木也显得有生机很多呢?”

女儿幼时有段时间特别执着于“拿冠军”,连全家人一起吃饭时,女儿都要尽快吃完,争当冠军。有次她没第一个吃完,难过得要哭了,我安慰她:“你虽然没有拿到‘吃得最快冠军’,但你吃得很干净啊,一粒米都没有剩下,妈妈觉得你是‘吃得最干净冠军’!”她一听立马高兴起来。我接着说:“你看,爸爸也不是吃得最快的,但爸爸吃得最多呀!”她马上反应过来:“爸爸是‘吃得最多冠军’!”

正因为摔了一跤,孩子才会下次努力不再摔跤,失败正好让孩子有机会去反思和成长,收获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孩子碰到挫折时,不要马上就责备:“怎么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可以启发孩子正向思考:“这次虽然不是太理想,但我相信你已经很努力了。你有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经验呢?”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逐步养成正面思维的习惯,碰到问题懂得先去思考正面的意义和价值,从而避免消极情绪的干扰,更有勇气从挫折与失败中走出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