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每个孩子都有叛逆期吗 > 第十七章 平和 管理情绪是管理人生的开始(第3页)

第十七章 平和 管理情绪是管理人生的开始(第3页)

其次,对方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道理或苦衷?比如对方正在气头上,你不小心惹到了他,他很有可能就会迁怒于你,对你不客气,这就属于没道理但是有苦衷。对于苦衷,要引导孩子学会适当理解和包容。

最后,你自己是不是也存在问题?引导孩子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言行,找到自己合理的一面,也要反思自己不足的一面、做得不好的一面,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步骤四:帮助孩子解决情绪——赶走情绪小怪兽!

有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每次都陷入同样的情绪漩涡。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从每一次的情绪问题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尽量避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甚至预防这类问题的再次发生,孩子自然也就不会再轻易受到同样的情绪困扰了。

具体来说,父母可以启动“教练”角色,和孩子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1)这一次,还有什么能补救的吗?

(2)下一次碰到同样的情况该如何处理?

(3)怎样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注意,已经无法补救的事情,父母就不用再问第一个问题了。

三、孩子消极情绪管理案例实践

下面是一位妈妈反馈给我的案例,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案例一起梳理帮助孩子进行消极情绪管理的四个步骤。

我带儿子去游乐场玩,那里有很多小朋友都在一起玩,我一边看着他一边和朋友聊天,这时,有位妈妈一边用力往下拽着正在往上爬的我儿子一边大声叫着:“你这样会被哥哥踩到的!”我当时傻了,我儿子一脸委屈样,眼神很无助,我直勾勾地望着那位妈妈,结果没等我开口,她就拉着她孩子走了。

之后我发现儿子不敢玩了,旁边认识的小伙伴拉住他的手说我们一起玩吧,可他还是不肯玩。后来我们回家了,一路上儿子都没怎么说话。一直到吃晚饭时,我发现他还在闷闷不乐。

步骤一:接纳

(1)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你会觉察到小男孩的哪些情绪和感受?

一个小孩,玩得开心时突然被一个陌生人强行拽下来,还警告他这样会被别人踩到,内心是不是会产生很多情绪?比如惊吓,被陌生人吓到,被警告的可能出现的坏结果吓到;比如委屈生气,凭什么来拽我,而不是拽你自己的儿子,又不是我踩到他!比如难过甚至失望,为什么别人的妈妈会来帮他,而我的妈妈却在我明明很无助的时候一声不吭也不上来帮忙?

(2)你该如何确认孩子的情绪?如何运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句沟通?

你可以温柔地抱住孩子,描述自己所看到和感受到的。开放式的问法:“妈妈发现你一直闷闷不乐,你怎么啦?”封闭式的问法:“那个阿姨把你拽开,你很不开心,对吗?”如果孩子确认了,你可以接着问他:“对于这件事情,你还有些什么感受?”引导孩子说出他的感受和情绪,无论是对阿姨、小哥哥,还是对妈妈。如果孩子还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你也可以帮他描述出来让他加以确认,比如:“阿姨突然拽住你,是不是把你吓到了?阿姨没有拽小哥哥而是拽住了你,是不是让你很委屈生气?妈妈没有及时上去帮你,是不是让你觉得很难过甚至失望?”

步骤二:疏导

根据你对孩子的了解帮助他选择合适的情绪发泄与疏导方式,比如哭出来、喊出来等,或者问问他希望怎么做,希望你怎么安慰他。

步骤三:内省

等孩子情绪平静下来,你可以引导孩子这样思考:

(1)一直闷闷不乐能解决问题吗?——不能,而且老憋在心里会让自己很难受,睡不好吃不香,影响健康。同时,妈妈也会很担心我的。

(2)阿姨这么做有没有道理?——其实阿姨应该是没有恶意的,她也是怕我被那个大哥哥踩到,为了保护我才会把我拽开。

(3)妈妈有没有苦衷?——妈妈也被吓到了,没有反应过来,不是故意不保护我的。

(4)我自己有没有问题?——我是不是光顾着玩,没注意到前面的小哥哥?

步骤四:解决

因为对方已经离开现场,而且也不认识对方,所以这件事情已经来不及补救了。但你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这两个问题。

(1)下次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

引导孩子明白:与其生气,不如主动对阿姨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他可以对阿姨说:“谢谢您的提醒,我会小心的,您不用再拽我啦!”同时拉开阿姨的手,自己退后一点或者离开,而不是一直愣愣地被阿姨拽下来。闷闷不乐只会让自己更不开心,他可以对妈妈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希望,比如:“妈妈,别的阿姨来拽我时你都不上来帮我,这让我很失望、很难过,我希望下次你可以多关注我,及时保护我。”

(2)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引导孩子意识到:如果自己采取一些更积极的措施,这种情况也许就不会发生了。比如,他可以在和小朋友一起玩时先看清楚情况,不在别人后面跟得太近或者挨得太紧,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就不容易被踩到或者挤到,也就不会有其他大人来介入拉扯他了。当然,究竟保持多远的距离合适,你要根据不同的活动项目给孩子定出具体的标准,这样孩子才会知道具体怎么执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