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陈寅恪对中国史学的贡献 > 结语(第2页)

结语(第2页)

[36]K。Preussisterriisterium。

[37]S?chischeGesellschaftderWissens,1919年改名为S?chsischeAkademiederWissenszuLeipzig。

[38]HeidelbergerAkademieder>

[39]DasReit。

[40]论文题目为EierungderphilosophisenausderRig-undAtharva-Veda-SanhitasowohlansichalsauchimVerh?ltniszurPhilosophieder?lterenUpanishad。

[41]该馆原称K?hnographischesMuseumMüaatlichesMuseumfürV?lkerkundeMün。

[42]UlfJ?ger,“ArchaeologidsfromKhotaeMuseumofEthnographyinMuniewsIssueN,2005,p。3。

[43]Aufs?tzezurKultur-undSprachgeslichdesOrieKuhnzum7eam7。Ferbruar1916gewidmetvonFreundenundS,Mün:Breslau,VonM。undH。Marcus,1916。

[44]WilhelmBarthold,1869—1930,俄文名VasilyVladimirovichBartold,但《东方学之目录学》以德文名出现。有关他的介绍,参见张锡彤、张广达,《试论俄国东方学家瓦·弗·巴托尔德对蒙古史的研究及其〈突厥斯坦〉一书》;收入《张广达文集》之《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176~195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5]Nikol?ǐFedoroviov,1862—1922,突厥学家。

[46]KarlVilhelmZetterstéen,1866—1953,瑞典东方学家,毕业于乌普萨拉大学,1895—1904年任隆德大学代理教授;1904年起任乌普萨拉大学闪米特语教授。曾在柏林大学留学,师从萨豪(EduardSachau,1845—1930)。除专攻阿拉伯语语文学之外,亦通晓波斯语、土耳其语、努比亚语,曾将《古兰经》译成瑞典语。

[47]JustinVáclavPrá?ek,1853—1924,普拉泽克系捷克历史学家和东方学家,1882年获布拉格大学历史学和古典语文学博士,1885年起在慕尼黑和柏林等地游学,研究亚述和巴比伦铭文。在试图进入布拉格大学任教失败之后,他在科隆的高中任教,但继续自己的研究。

[48]Hermarack,1848—1922。

[49]RichardSimon系近代圣经文献学的奠基人,他在讨论圣经文献时总是将文献和基督教的宗教实践联系在一起,并对基督教和犹太教进行比较,也注意宗教仪式的重要性;参见GuyG。Stroumsa,AheDiscionintheAgeofRease,MA:HarvardUyPress,2010,pp。62-76,chapterIII:“FromBiblicalPholologytotheStudyofJudaism。”

[50]AdolfF。Stearbuskrit-Sprache,Breslau:M。M?lzer,1868;季羡林、段晴、范慕尤等译:《梵文基础读本》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1]Ridree(1835—1912),DieAnthropologie:EihnographischeStudie,Leipzig:Veit&Co。,1887。他最著名的著作是《通用地图集》(Allgemeilas,1881),后来的《泰晤士世界地图集》(TimesAtlasoftheWorld,1895-1900)基于这一地图集。

[52]FriedrichMüller,GrundrissderSpras:A。H?lder,1887。

[53]即KompendiumderReligioe,Prenzlau:Biller,1887。

[54]C。P。Tiele,OsoftheSceihandLondon:W。Bladsons,1897。

[55]ArieL。Molendijk,“ReligiousDevelopment:C。P。Tiele&#mofSceion,”NumenVol。51,No。3(2004),pp。321-351。他随后出版的书中有更详尽的讨论,见TheEmergeheSceioherlands,Leiden:Brill,2005。

[56]如13页192条为曾纪泽的《中国:先睡后醒》a:TheSleepandtheAwakening,载《亚洲评论季刊》AsiaticQuarterlyReview。

[57]E。M。Satow,“EssaytowardsaBibliographyofSiam,”JoursBranchoftheRoyalAsiaticSoe,1886,Singapore,1887,pp。1-85。萨道义长期在远东地区担任外交官,娶日本女子武田兼,给自己取日文名佐藤爱之助。他1862—1883,1895—1900年任英国驻日外交官,1884—1895年在暹罗、乌拉圭、摩洛哥等地任外交官,1900—1906年任驻华公使,1901年代表英国签署《辛丑条约》。萨道义是日本亚细亚协会的早期创始人之一,也是西方研究日本的先驱。

[58]E。H。DeriericBuddhim:Thehiesm,London:Washhouse,1887;这是比较早研究密教的著作,但显然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认识论背景。

[59]HenryS。Olcott,(1832-1907),TheBuddhistCetachism,Madras,1881;德译本Elliotts。,EinBuddhistischerKateaonderKirchedessüdlidieh。Grieben,1887。

[60]OrientalischeBibliographie,ba1(1887-1888),pp。297-300。

[61]BaronVianovi(1849—1908),阿拉伯语专家,当时任俄国考古学会东方部主任。他的兄长BaronRomanRomano(1847—1922)是著名外交家,曾任沙俄驻日、美公使。

[62]如海牙的Wijnmaleharisten的Kalemkiar博士。柏林皇家图书馆的Gleiniger博士也将为下一卷提供信息。此人即Theer,生于1851年1月11日,古典语文学专家,1875年12月30日任柏林皇家图书馆志愿者,1876年5月1日任助理,1878年12月1日任助理馆员,1887年4月1日任助理主任馆员,1887年10月1日任主任馆员,1895年11月8日任高级馆员。参见Dr。ed。,tralblattfürBibliothekswesen,Vol。17(1900),p。36。

[63]全名为Polybiblion:RevueBibliographiqueUniverselle,系PublidelaSociétébibliographique。

[64]BibliographicalSoerica:ProgsandPapers,Vol。one,1904-1906;其出版人为WilberforceEames,GeeWatsonCole,CharlesAlexanderNelson。

[65]PapersoftheBibliographicalSoerica,PBSA。

[66]DeutscheBibliographischeGesellsBerlin。

[67]BibliographischesRepertorium。

[68]HeiHoubeeraturvonderklassisZeitbiszurGegeisch-historischesLexikoesuücke,SchriftstellerundVerleger。2Bde。,Berlin:Rowohlt1924;Band2,Bremen:S1928。

[69]Gespr?chemitHeisdam:RüttenundL?ning,1926,1948年重印。

[70]OrientalistischeLiteraturzeitung,OLZ。

[71]其中有关东亚和中亚的文献已经由HartmutWalravens编辑成单册出版,见Dieost-uralasieliBeitr?geiisLitera-turzeitung:Bibliographieuer,1898-1975,herausgegebenvonHartmutWalravens,Mün:KrausIionalPublis,1980;Dieost-ura-lasieliBeitr?geiisLiteraturzeitung,1976-1992:Bibliographieuer,herausgegebenvonHartmutWalravens,Berlin:Akademie,1994。

[72]见ZDMG,BD。75,1921,p。XIV。

[73]日本学者也极为重视传统版本学,如钱婉约指出,日本精通汉籍版本者主要有田中庆太郎、岛田翰、内藤湖南,见“此生成就名山业,不厌重洋十往还——内藤湖南中国访书及其学术史意义述论,”《东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别册3,2009,137页,注2。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