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陈寅恪学术观点 > 结语(第2页)

结语(第2页)

[26]关于寅恪这一立场,除余英时先生在阐释寅恪诗作时多所论述之外,王震邦亦有提示一些旁证,见于《独立与自由:陈寅恪论学》,232页。

[27]陈寅恪:《陈寅恪集·寒柳堂集》,162页。

[28]陈寅恪:《陈寅恪集·寒柳堂集》,1页。

[29]陈寅恪:《陈寅恪集·寒柳堂集》,68页。

[30]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165页。

[31]陈寅恪:《陈寅恪集·寒柳堂集》,65~66页。

[32]吴宓:《吴宓日记》,第二册,20页。1925年则在中国知识人之间爆发了关于新性道德的论战,很多问题发表在《妇女杂志》、《现代评论》、《莽原》等杂志上,讨论妇女的地位、婚姻自由问题,如章锡琛在《妇女杂志》第一一卷一号发表《新性道德是什么》主张自由平等乃是人类共同的要求,凡侵害他人自由即为不道德。周建人在《莽原》第14期发表《答一夫多妻的新护符》,引用美国学者皮尔逊《自由思想的伦理》,主张恋爱属于个人自由。

[33]陈寅恪:《陈寅恪集·寒柳堂集》,71页。余英时先生《陈寅恪〈论再生缘〉书后》讨论了其中所反映的寅恪本人之感怀身世,见《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227~242页。

[34]陈寅恪:《陈寅恪集·寒柳堂集》,72页。

[35]有关讨论见PeterK。Bol,ThisCultureofOurs:IransitionsinT'angandSungford:StanfordUyPress,1992。

[36]吴宓:《吴宓日记》,第二册,103页,1919年10月14日。

[37]胡适:《胡适时论集》,《胡适文集》第11集,欧阳哲生主编,823~82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8]参见周质平:《胡适光焰不熄——纪念胡适120岁生日》,载《明报·文化人间》D版,2011年11月18日。

[39]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85页。

[40]有关中国留美学生的民族主义思潮、运动及其背景的探讨,见WeiliYe,Seekiyine:eseStudeedStates,1900-1927,Stanford:StanfordUyPress,2001,pp。17-49。

[41]吴宓:《吴宓日记》,第二册,9页。该书13页则记载陈通夫来吴宓住处谈,叙述在美西见到华人被美国人蔑视欺辱的情形;同书135页1920年3月4日日记更提到白璧德曾担忧吴宓回国之后中国已亡而吴宓不得不从日本人手中领取薪资。这些均可探知当时中国遭受的深重民族危机。149页1920年4月10日日记则说美国人对于日本人畏而忌,对于中国人则贱而凌。

[42]姜伯勤先生认为此书亦反映了寅恪先生的心态;见《陈寅恪先生与心史研究——读〈柳如是别传〉》,载《新史学》6卷2期,1995,189~202页;收入胡守为编:《〈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纪念陈寅恪教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92~102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43]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284~285页。

[44]陈寅恪:《陈寅恪集·诗集》,19页。

[45]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361页。

[46]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53页。

[47]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23页。当然这批藏书很多并未被日人收购,而是毁于战火。

[48]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24页。

[49]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130页。

[50]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109页。

[51]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1页。

[52]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361~363页。

[53]参见本书第八章。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