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太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34]《太虚集》,第210—213、413—415、97、439—441页。
[35]《张謇全集》,第四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562页。
[36]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向》,台湾文殊出版社1987年版,第116页。
[37]胡超伍:《科学与佛法》,上海新声书局1932年版,第1页。
[38]胡超伍:《科学与佛法》,第5—6页。
[39]胡超伍:《科学与佛法》,第23—24页。
[40]胡超伍:《科学与佛法》,第36—40页。
[42]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禅定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9页。
[43]《苏州觉社恭请王小徐居士播音演讲》,《苏州觉社年刊》,1934年,第63页。
[44]《苏州觉社恭请王小徐居士播音演讲》,《苏州觉社年刊》,1934年,第63页。
[45]《苏州觉社恭请王小徐居士播音演讲》,《苏州觉社年刊》,1934年,第68—69页。王小徐:《佛法省要》(续),《圆音月刊》,第3期,1947年4月,第3—17页。
[46]《佛法省要》,《圆音月刊》,第2期,1947年3月,第3页。
[47]《圆音月刊》,第3期,第15页。
[48]《科学之根本问题》,《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4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81页。
[49]《觉有情》,第9卷第12期,1948年12月,第12页。
[50]《胡适书评序跋集》,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495—497页。
[51]参见吕澄:《佛家逻辑》,《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四,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2400—2433页。
[52][日]末木刚博:《东方合理思想》,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18页。
[53]王小徐:《佛法与科学之比较研究》,上海开明书店1932年版,第8—12页。
[54]《佛教科学观》,上海佛学书局1995年版,第2—12页。
[55]《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上海佛学书局1995年版,第1—26页。
[56]释东初:《中国佛教近代史》,台湾东初出版社1984年版,第592页。
[57]马治:《学佛因缘论》,《海潮音》,第11卷第9期,1930年9月,第29页。
[58]《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向》,文殊出版社1987年版,第115页。
[59]《唯识研究序》,《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4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78页。
[60]《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4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78—579页。
[61]倓虚:《影尘回忆录》,下册,上海佛学书局1993年版,第90—92页。
[62]《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4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78页。
[63]《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3卷第4册,第579页。
[64]张曼涛:《〈佛教与科学·哲学〉编辑旨趣》,《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3册《佛教与科学·哲学》,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