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近代宗族制度 > 三收回教育权运动中知识界的反帝救国主张02(第4页)

三收回教育权运动中知识界的反帝救国主张02(第4页)

[42]余家菊:《教会教育问题》,张钦士选辑:《国内近十年来之宗教思潮》,第700—702页。

[43]陈独秀:《对于非宗教同盟的怀疑及非基督教学生同盟的警告》,《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第370页。

[44]余家菊:《教会教育问题》,张钦士选辑:《国内近十年来之宗教思潮》,第703—705页。

[45]恽代英:《我们为甚么反对基督教》,原载《中国青年》第8期,1923年12月8日。《恽代英文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93页。

[46]恽代英:《我们为甚么反对基督教》,原载《中国青年》第8期,1923年12月8日。《恽代英文集》上册,第394—396页。

[47]谢扶雅:《近年非宗教及非基督教运动概述》,《中华基督教会年鉴》(1925),(上海)广学会、中华续行委办会、全国基督教协进会1925年版;(台北)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1983年再版,第19页。

[48]刘以钟:《教育与宗教分离》,朱有、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92页。

[49]恽代英:《读〈国家主义的教育〉》,原载《少年中国》第4卷第9期,1924年2月,《恽代英文集》上册,第406页。

[50]刘廷芳:《司徒雷登——一个同事者所得的印象》,原载1936年《人物月刊》第1卷第2期。刘廷芳:《过来人言》,海豚出版社2013年版,第35页。

[52]TSO:《教会教育盛行的原因》,李楚材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76—578页。

[53]陈独秀:《投降条件下之中国教育权》,《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第669页。

[54]“一战”时土耳其属于与德、奥同一阵营,协约国美、英、法等获胜后,1922年10月土耳其被迫与协约国签订了瓜分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激起了土耳其民族主义的反抗斗争,在凯末尔的领导下,最终这场民族革命取得了胜利。1922年10月11日,协约国列强被迫同土耳其民族主义政府签订了停战协定。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宣布为共和国。随后,在总统凯末尔的领导下实行一系列的世俗化改革,在教育改革方面,实行了教育与宗教分离和以民族化为中心的改革,用世俗的现代教育代替宗教的神学教育,通过颁布教育法令,全部停办奥斯曼王朝沿袭下来的宗教院校,公私立学校一律禁止宗教课程,整顿外国人和基督教会办的学校,把它们统一归共和国教育部管理。参见彭树智:《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8—99页。

[55]陈独秀:《投降条件下之中国教育权》,《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第669—670页。

[56]陈独秀:《投降条件下之中国教育权》,《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第671—672页。

[57]《论文化侵掠中之教会教育》,朱有、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09—712页。

[58]《1924年4月广州“圣三一”学生宣言》,朱有、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739—740页。

[59]《1924年5月广州“圣三一”学生第二次宣言》,朱有、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741—742页。

[60]《中华教育改进社议决案》,(一九二四年七月于南京第三届年会),张钦士选辑:《国内近十年来之宗教思潮》,第338—339页。

[61]陈独秀:《收回教育权》,《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第733—734页。

[62]《1927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大学宣言》,朱有、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734—735页。

[63]《1924年7月〈广州学生会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宣言〉》,朱有、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742—744页。

[64]《1924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十届年会关于取缔外人在华办学议决案》,朱有、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736—737页。

[65]谢扶雅:《近年非宗教及非基督教运动概述》,《中华基督教会年鉴》(1925),(上海)广学会、中华续行委办会、全国基督教协进会1925年版;(台北)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1983年再版,第19—22页。

[67]蔡元培:《读书与救国——在杭州之江大学演说词》(1927年3月12日),《蔡元培选集》,第627—629页。

[68]蔡元培:《大学教育》(1930),《蔡元培选集》,第657—661页。

[69]胡适:《今日教会教育的难关》,朱有、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725—726页。

[70]胡适:《今日教会教育的难关》,朱有、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726—727页。

[71]胡适:《今日教会教育的难关》,朱有、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728—731页。

[72]朱经农:《中国教会学校改良谈》,朱有、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712—716页。

[73]徐文台:《关于收回教育权》,朱有、高时良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717—718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