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教师语言素养 > 第二课 幼儿文学作品的欣赏(第3页)

第二课 幼儿文学作品的欣赏(第3页)

不识字的幼儿,如果经常听同一个故事,不久就会一个字不漏地记住。儿童语言发展专家证明,有韵律的语言(儿歌童谣等)能够最有效地促进婴幼儿的语言发展。

教师的审美判断能力是选择优秀幼儿文学作品的关键。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就应该更多地阅读幼儿文学的经典作品,在丰富的感性经验上提升理性的判断能力。

(二)从幼儿文学各体裁的特征入手

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在相关文学理论的指导下,依据作品体裁的特点,迅速、准确地完成对作品的赏析。如刘饶民《春雨》:

滴答,滴答,

下小雨啦……

种子说:

“下吧,下吧,

我要发芽。”

梨树说:

“下吧,下吧,

我要开花。”

麦苗说:

“下吧,下吧,

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

“下吧,下吧,

我要种瓜。”

滴答,滴答,

下小雨啦!

这首诗就是用拟人的手法写的儿歌,不仅生动、有趣、易懂,而且符合幼儿泛灵论的思维特点,使他们感到熟悉亲切。同时儿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象美、意境美、意蕴美,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进行再创作

因幼儿文学欣赏教育活动的特点,所以在幼儿欣赏作品前,幼儿教师要在正确的“儿童观”的指导下,解读文学作品。幼儿文学是最纯净、最质朴、最奇妙、最快乐的文学作品,我们要做好幼儿和文学作品的“联系人”,当好幼儿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桥梁”。要保持一颗童心,用幼儿的耳朵去听,用幼儿的心灵去感受、去体验文学作品,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完成文学欣赏的全过程。幼儿教师要对作品在认知方面的内容、思想感情方面的内容、审美和创造性表现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综合设计欣赏教育活动,将培养和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作为重要的标志。

会欣赏音乐的耳朵不是靠人给他传授乐理知识造就的,而是靠音乐本身来濡养的;一个人要想拥有一双会欣赏文学的慧眼,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多读经典。作为未来的教师,幼师生要广泛阅读各时期的幼儿文学的经典作品,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

思考题

1。通过阅读教材、利用网络资源,掌握有关欣赏文学作品的相关理论与知识。

2。请结合具体文本谈谈对幼儿文学的认识。

3。试述应从哪几个方面评析一篇幼儿文学作品(写1000字以上的作业)。

4。你读过哪些名著?你觉得幼师生是否必须要读名著,为什么?你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

拓展阅读

基础书目(40本)

续表

推荐书目(60本)

续表

续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