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语文素养 > 第一课 举止言谈的一般规范(第1页)

第一课 举止言谈的一般规范(第1页)

第一课举止言谈的一般规范

一、文雅的举止

举止,是指人的姿态和风度,它是人们在外观上可以明显地被觉察到的活动、动作,以及在活动、动作之中身体各部分所呈现出的姿态,包括人的站姿、坐姿、走姿、面部表情等。所以,也将举止称为体态语言。

所谓文雅的举止,是要求我们的举止既朴实又优雅,既自然又恭敬,既潇洒又庄重,做到规范美观,得体适度。不言而喻,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表露着他的思想、情感以及对外界的反应,它好似一面镜子,能反映出他的文化底蕴、道德修养。

人的行为举止的文化底蕴体现于人的行为规范,即人们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它是社会认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约束力的行为标准。在行为规范的约束下,人的行为举止会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而人的道德修养则体现于对个人行为的自我约律,它会使人在为人处事的行为中,或慎行或勇为,表现出较高的道德性。因此达·芬奇认为:从仪态了解人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的本来面目,往往具有相当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人的文雅举止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依靠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不断自主建构才能获得的。加强自我的文化与道德修养,就能使我们的行为举止变得规范与文雅。

作为幼儿教师,行为举止首先要求做到自然规范,并通过一举一动表现出来。下面我们将从人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握手等方面了解行为举止的一般规范。

1。站姿

站姿是人的一种本能,它是人们平时所采用的一种静态的身体造型,同时又是其他动态身体造型的基础和起点。在人际场合中的站姿,要求做到我们通常说的“站有站相”,即注意站姿的优美和典雅。人们在描述一个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时候,经常使用“身姿挺拔”这类词语。站姿是衡量一个人外表乃至精神的重要标准。优美的站姿是保持良好体型的秘诀。从一个人的站姿,人们可以看出他的精神状态、品质和修养及健康状况。

正确的站立姿势应是:从正面观看,全身笔直,精神饱满,两眼平视,表情自然。两肩平齐,两臂自然下垂,两腿并拢直立,腿部肌肉收紧,大腿内侧夹紧,髋部上提,两脚跟相靠,脚尖展开45°~60°,身体重心主要支撑于脚掌、脚弓之上。从侧面看,两眼平视,下颌微收,挺胸收腹,腰背挺直,手中指贴裤缝,整个身体庄重挺拔。采取这种站姿,不仅会使人看起来稳重、大方、俊美、挺拔,它还可以帮助呼吸,改善血液循环,并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身体的疲劳。

站立的时间过长时,脚姿可以有一些变化:一是两脚分开,两脚外沿宽度以不超过两肩的宽度站立;二是以一只脚为重心支撑站立,另一只脚稍息,然后轮换。

要拥有优美的站姿,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长期坚持。站姿优美,身体才会得到舒展,且有助于健康;若看起来有精神、有气质,那么别人能感觉到你的自重和对别人的尊重;并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力和好感,有利于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2。坐姿

坐姿是一种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工作劳动姿势,也是一种主要的休息姿势,更是人们在社交、娱乐中的主要身体姿势。正确的坐姿要求端庄而优美,不仅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而且也有利于健康。

正确的坐姿应是:入座时,要走到座位前面再转身,然后右脚向后退半步,再轻稳地坐下,收右脚。入座后,上体自然坐直,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自然,目光平视前方或注视交谈对象;身体端正舒展,重心垂直向下或稍向前倾,腰背挺直,臀部占坐椅面的23;双膝并拢或微微分开,双脚并齐;两手可自然放于腿上或椅子的扶手上。

除基本坐姿以外,由于双腿位置的改变,也可形成多种优美的坐姿,如双腿平行斜放,两脚前后相掖,或两脚呈小八字形等,都能给人舒适优雅的感觉。如要架腿,最好后于别人交叠双腿,女子一般不架腿。无论哪种坐姿,都必须保证腰背挺直,女性还要特别注意使双膝并拢。

3。走姿

走姿是人体所呈现出的一种动态,是站姿的延续。从一个人的走姿中就可以看出其精神风貌。同时走姿也是展现人的动态美的重要形式。

正确的走路姿势应是:身体直立、收腹直腰、两眼平视前方,双臂放松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脚尖微向外或向正前方伸出,跨步均匀,两脚之间相距约一只脚到一只半脚,步伐稳健,步履自然,要有节奏感。起步时,身体微向前倾,身体重心落于前脚掌,行走中身体的重心要随着移动的脚步不断向前过渡,而不要让重心停留在后脚,并注意在前脚着地和后脚离地时伸直膝部。

女性在穿裙装、旗袍或高跟鞋时,步幅应小一些;相反,穿休闲长裤时步伐就可以大些,凸显穿着者的靓丽与活泼。女性在穿高跟鞋时尤其要注意膝关节的挺直,否则会给人“登山步”的感觉,有失美观。

4。蹲姿

蹲是由站立的姿势转变为两腿弯曲和身体高度下降的姿势。蹲姿其实只是人们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暂时性的体态。

蹲姿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交叉式蹲姿。下蹲时,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全脚着地,左腿在后与右腿交叉重叠,左膝由后面伸向右侧,左脚跟抬起,脚掌着地,两腿前后靠紧,合力支撑身体。臀部向下,上身稍前倾。(2)高低式蹲姿。下蹲时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腿靠紧往下蹲。左脚全脚着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右脚脚跟提起,脚掌着地。右膝低于左膝,右膝内侧靠于左小腿内侧,形成左膝高右膝低的姿势,臀部向下,基本上靠一只腿支撑身体。

由于蹲姿是暂时性的体态,人们往往会不重视蹲姿的优雅,下蹲时会有弯腰、臀部向后撅起,两腿叉开,以及露出内衣裤等不雅的动作。因此我们在采取蹲姿时应注意其规范,以免影响姿态美。

5。握手

握手是人与人交际的一个部分,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礼节。通常,与人初次见面,熟人久别重逢,告辞或送行均以握手表示自己的善意,因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见面礼、告别礼。

正确的握手方式是:握手时,距离受礼者约一步,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向受礼者握手。两手的手掌都处于垂直状态,这是一种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态。握手的力量、姿势与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不同礼遇与态度,显露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也可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个性。

握手次序应把握尊者优先和女士优先的原则,其次序是:上级、长辈、女士。具体说,在上下级之间,一般由上级先伸手,下级再相握;长辈与晚辈之间,应是长辈主动先伸手,晚辈立即反应;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应由女士先大方地伸手,男士有礼貌地响应。迎客时,主人先伸手,以示欢迎;告别时,客人应先伸手,表示感谢。在表示祝贺、慰问的特殊场合,下级、晚辈、男士也可先伸手。

二、文明的言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