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辽宋夏金元经济 > 结语(第1页)

结语(第1页)

结语

10—13世纪,中国拥有几个相互竞争、边界变动的正朔颁布中心,与此多元时间标准颁布中心对应的是几个并立的朝贡中心。宋、金对峙期间,无论对藩属的赐历还是与敌国的历争,都共同构成了多极朝贡体制下时空厘定的不同层面。但总的趋势是在竞争中趋同,最终结果就是元朝建立以后正朔再度由中央王朝统一,朝贡中心也由多元归于一元,至元十八年(1281)《授时历》的颁行就是一元中心重新确立的标志。《授时历》集古代历法之大成,又有前人没有的多项开创,成为后世新法之源,一直沿用到明代,前后共行用364年,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使用最久的历法。[44]《授时历》的象征意义也是意味深长的,因为与此同时,13世纪中叶以后,东亚的地缘政治格局重新厘定,包括安南、交趾、高丽在内的广大东亚地域继汉唐后又重新统一在一个正朔之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近代。一般来讲,《授时历》颁行的地区基本就是华夏朝贡体制有效运行的地区。时间标准的厘定和朝贡中心的确立密不可分,认识这种联系,有利于我们深入、全面理解华夏文明圈朝贡体制和文化认同形成、维系的一些特点。

[1](宋)汪藻原著:《靖康要录笺注》卷一五,第3册,王智勇笺注,1603~1628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2](元)脱脱:《金史·历下》卷二二,第2册,523~524页。

[3](宋)汪藻原著:《靖康要录笺注》卷一五,第3册,王智勇笺注,1581页。

[4]《要录》卷六二,绍兴三年正月己巳条,第1册,812页。

[5](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运历二之一八,第3册,2153页;(宋)王应麟辑:《绍兴浑仪》,见《玉海》卷四,118页,京都,中文出版社,1986。

[6]《要录》卷一五〇,绍兴十三年十月庚寅条,第3册,94页。

[7]《要录》卷一五一,绍兴十四年四月丙戌条,第3册,108页。

[8](元)脱脱:《金史·历上》卷二一,第2册,443页。

[9](宋)赵鼎:《建炎笔录》,见曾枣庄、刘琳等主编:《全宋文》第174册,338页,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10]邓文宽:《〈金天会十三年乙卯岁(1135年)历日〉疏证》,载《文物》,2004(10)。

[11](宋)熊克:《中兴小纪》卷二,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13册,806页。

[12](元)脱脱:《宋史·律历十四》卷八一,第6册,1920页。

[13]《要录》卷五五,绍兴二年六月甲午条,第1册,739页。

[14]《要录》卷二八,建炎三年九月庚戌条,第1册,427页。

[15](宋)李季:《进〈乾象通鉴〉疏》,见(清)莫友芝撰:《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持静斋藏书记要》,邱丽玟、李淑燕点校,83~8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6](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一之五、六,第3册,3003~3004页。

[17](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八八、八九、九〇、九一,第3册,2798~2800页。

[18](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九〇,第3册,2799页。

[19]《要录》卷八五,绍兴五年二月丙子条,第2册,184页。

[20](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二,徐小蛮、顾美华点校,368页。

[21]陈美东:《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511~512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