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辽宋金夏元的经济与社会 > 二从两宋之际宋金夏高丽贺圣节交聘看东亚国际关系变化(第1页)

二从两宋之际宋金夏高丽贺圣节交聘看东亚国际关系变化(第1页)

二、从两宋之际宋、金、夏、高丽贺圣节交聘看东亚国际关系变化

宋、金、夏、高丽在两宋之际关系的变化可以从圣节交聘的角度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有利于我们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去认识东亚国际关系,从平衡到打破再到恢复平衡的过程。现将两宋之际四十余年东亚宋、金、夏、高丽圣节交聘的情况列表如下[46]:

表1两宋之际宋、金、夏、高丽贺圣节交聘表(1124—1165)[47]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宋宣和元年、西夏元德元年(1119)后西夏贺宋圣节使正史不书[48],北宋灭亡后,西夏不再对宋称臣,南宋与西夏有金、刘齐间隔,交往也减少。西夏元德六年、金天会二年(1124)西夏上誓表臣服于金,十月始贺金圣节。金天会四年(1126)六月,高丽奉表称藩,十一月,贺金天清节,金亦遣赐高丽生日使。

北宋末年,金在军事胜利的同时,也已经在圣节交聘上挑战宋的既有宗主地位;而宋则力图保持外交的尊严,这种尊严的保持因军事失利变得非常困难。卫肤敏在宋宣和七年(1125)的贺圣节出使就充满悲壮和屈辱,“七年,复假给事中以行,及庆源府,逢许亢宗还,语金国事,曰:‘彼且大入,其势不可往。’肤敏至燕,报愈急,众惧不敢进。肤敏叱曰:‘吾将君命以行,其可止乎!’既至金国,知其兵已举,殊不为屈。及将还,金人所答国书,欲以押字代玺,肤敏立争曰:‘押字岂所以交邻国。’论难往复,卒易以玺。及受书,欲令双跪,肤敏曰:‘双跪乃北朝礼,安可令南朝人行之哉?’争辩踰时,卒单跪以受。金人积不说,中道羁留且半年。”[49]押字代玺、双跪这些仪式的变化反映了双方既有力量平衡已经打破,金人决意南侵,宋人节节败退,既有的仪式不可能维持,金要求新的权力份额,仪式上也要体现这种强势。

从圣节交聘来看,两宋之际,金迅速崛起,确立了在东亚的新霸主地位,与周边政权如宋、高丽、西夏建立起宗藩关系,圣节交聘就是这种关系维系的标志之一。此时,以前的辽、宋失去了宗主地位,他们与西夏、高丽间的圣节交聘也断绝了。而金取代辽、宋与更多的周边政权稳定交聘,取得圣节交聘中心地位,这标志着其拥有了东亚事实上的宗主地位。而以圣节交聘为代表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也不断强化既定的宗藩关系,一旦这种圣节交聘出现异常,通常表示宗藩关系的力量平衡被打破,预示着双方的冲突、动**即将到来,直到新的均势平衡达成,正常稳定的圣节交聘才会重新出现。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南侵,宋金均势被打破,次年双方圣节交聘活动即停止,直到两年后的隆兴二年(1164)和议达成,新的均势形成,次年双方才互派贺圣节使者。

两宋之际,从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1126)起到绍兴十三年(金皇统三年,1143),十八年间双方没有圣节交聘活动,金在此期间是单边强势,不顾宋的乞降、称臣,想一举灭宋,而扶植刘豫为傀儡政权。直到金认识到宋不可能在短期内被消灭,而刘齐政权带来的麻烦比利益多,最终接受宋奉表称臣,达成绍兴和议,双方的宗藩地位确立,稳定的圣节交聘活动才展开。从圣节交聘展开的细节上也可见双方强弱,宋在绍兴十二年(1142),即绍兴和议签订次年,已经派出了贺金圣节使者,显得非常主动积极;金则在两年后,即绍兴十四年(1144)才派出贺宋圣节使者。而且,《金史·交聘表》在大定五年(1165)以前都没有记录宋贺生辰使的名字,而《宋史·高宗本纪》中记录了金国贺天申节使者的名字,可见南宋对这种外交活动比金更为重视。

女真人曾一度归附高丽,向高丽进贡土物,高丽也赐以绢帛例物。12世纪,女真完颜部迅速兴起,建立金国,女真人不再认同高丽为“父母之邦”,金太祖于天辅元年、高丽睿宗十二年(1117),寄书高丽称“兄大女真金国皇帝致书于弟高丽国王”。相继灭了辽、宋以后,金进一步迫使高丽奉表称藩,高丽也认识到无法忽视金崛起的现实,所以在其一贯“事大”的实用主义外交传统下,于金天会四年(高丽仁宗四年,1126)六月,奉表称藩。十月,高丽贺金天清节;十一月,金遣高隨等为赐高丽生日使。“贺—赐”“生辰—生日”措辞的不同,表现了双方的不同地位。

圣节交聘是维系东亚多元体制的重要交聘活动之一,其顺利进行标志着维系国际关系的朝贡体系有效运行,若均势被打破,固有的体制面临调整,则圣节交聘也将充满变数和冲突。东亚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包括交聘、颁历等尚待进一步研究的“软”维度保持文化认同上的同一性,这是古代东方世界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

[1](清)秦蕙田:《圣节朝贺》,见《五礼通考》卷一四〇,第5册,叶11~27;(宋)王钦若等编:《帝王部·诞圣》,见《册府元龟》卷二,第1册,20~30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

[2](元)脱脱:《宋史·礼一五》卷一一二,第8册,2677页。

[3](宋)王应麟辑:《礼仪·上寿·绍兴紫宸殿上寿》,见《玉海》卷七四,1429页;(清)徐松辑:《嘉礼三一·天申节一》,见《中兴礼书》卷二〇三,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823册,3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明)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六,见《四库提要著录丛书》史部,第90册,197页。

[5](宋)黄彦平:《圣节有感》,见《三余集》卷二,收入《宋集珍本丛刊》第39册,457~458页。

[6](宋)周紫芝:《次韵庭藻再赋天申节锡燕书事》,见《太仓稊米集》卷二六,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1册,178页。

[7]《要录》卷一五一,绍兴十四年五月己巳条,第3册,111页。

[8](元)脱脱:《金史·交聘表上》卷六〇,第5册,1402页。

[9]《要录》:“丙子,金主使龙虎卫上将军会宁尹萧秉温、昭武大将军充东上閤门使申奉颜来贺天申节,始燕射于玉津园,自是遂为故事。”(《要录》卷一五七,绍兴十八年五月丙子条,第3册,205页)

[10](元)脱脱:《金史·礼一一》卷三八,第3册,865页。

[11](元)脱脱:《宋史·礼二二》卷一一九,第9册,2811页。

[12](清)秦蕙田:《金使入聘》,见《五礼通考》卷二二六,第7册,叶18。宋金国书礼仪之争参见赵永春:《关于宋金交聘“国书”的斗争》,载《北方文物》,1992(2);赵永春:《宋金关于“受书礼”的斗争》,载《民族研究》,1993(6)。

[13](元)脱脱:《金史·礼十一》卷三八,第3册,865~867页。

[14](元)脱脱:《金史·礼十一》卷三八,第3册,870页。

[15](元)脱脱:《宋史·周执羔传》卷三八八,第34册,11898页。

[16]《要录》卷一五七,绍兴十八年五月壬申条,第3册,205页。

[17]周立志:《宋金交聘的新文献〈使金复命表〉研究》,载《北方文物》,2013(1)。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