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见查琪所著查铎之行实,《刻毅斋查先生阐道集》,卷终,3b页。
[31]见张应泰所著《行略》,载《刻毅斋查先生阐道集》,卷终,6a页。
[32]查琪,《明故中宪广西按察司副使先考毅斋查公讳铎行实》,载《刻毅斋查先生阐道集》,卷终,7b页。
[33]翟台,《水西答问》,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年,后赵绍祖识。
[34]查铎,《贺震川翟君重膺恩典序》,载《刻毅斋查先生阐道集》,卷6,25a页。
[35]沈懋学,《考溪集序》,载《郊居遗稿》,台南: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卷5,1a~2b页。
[36]翟台,《水西答问》,2b~3a;7b~8b页。
[37]翟台,《水西答问》,23b~24a页。
[38]翟台,《水西答问》,2b页。
[39]王畿说他“世情本淡,亦是资性带来”。载王畿,《与萧以宁》,见《龙溪王先生全集》,卷12,26b页。
[40]黄宗羲,《明儒学案》,卷25,580页。
[41]萧良榦,《稽山会约》,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年,卷末,赵绍祖识。
[42]萧良榦,《稽山会约》,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年,卷末,赵绍祖识。
[43]以上三书,作者所见版本分别为《学测》,1917年翟凤翔等据道光赵氏本影印本巾箱本,《拙斋十议》和《拙斋笔记》,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44]《宁国府志》,康熙12年刊本,卷18,94b页(1524页)。
[45]萧雍,《赤山会语》,卷末,赵绍祖识。
[46]萧雍,《赤山会语》,2a页。
[47]萧雍,《赤山会语》,5b~6a页。
[48]他反驳“世儒尊称新会(陈献章)如所谓舞雩,三三两两,勿忘勿助之间,时勤歌咏,所微不足;于河东(薛瑄)、余干(胡居仁)者,谓其仍宋儒穷理之说,未能脱洒”之说,强调穷理之不可废,并认为薛瑄处于系狱议死之际,能不为所动,夜读《周易》不辍,虽陈献章也不过如此。萧雍,《赤山会语》,16a~17b页。
[49]萧雍,《赤山会语》,4b页。
[50]萧雍,《赤山会语》,14b~16a页。
[51]《宁国府志》,康熙12年刊本,卷18,94b~95a页(1524~1525页);亦见《白水质问》,卷末,赵绍祖识。
[52]《宁国府志》,康熙12年刊本,卷18,94b~95a页(1524~1525页);亦见《白水质问》,卷末,赵绍祖识。
[53]徐榜,《白水质问》,卷末,赵绍祖识。
[54]徐榜,《白水质问》,6b页。
[55]徐榜,《白水质问》,7b页。
[56]徐榜,《白水质问》,2b、1b、6b页。
[57]夏珂(西冈,句容人)为泾县儒学教谕,见《泾县志》,嘉庆十一年刊本,卷13,18a页(1093页)。
[58]查铎,《贺学博夏西冈膺奖序》《水西纪别叙》,见《刻毅斋查先生阐道集》,卷6,27b、28a、33b~35a页。
[59]查铎,《贺学博夏西冈膺奖序》,见《刻毅斋查先生阐道集》,卷6,28a页。
[60]查铎,《赠小渠张学博摄泾交代序》,见《刻毅斋查先生阐道集》,卷6,20a页。
[61]萧雍,《与弟登论学》,载《赤山会语》,6b页。
[62]查琪,《明故中宪广西按察司副使先考毅斋查公讳铎行实》,见《刻毅斋查先生阐道集》,卷终,6a~6b页。
[63]见萧雍,《赤山会约》,卷后,赵绍祖识。
[64]王涵(仙里),泾县人,以太学生谒选,由光禄擢江西按察司,又补吉安别驾。曾与查铎、萧良榦等人聚讲,其二子惟材、惟慎受业于查铎。查铎,《送王仙里赴任吉安序》《太学生王廷楠墓志铭》,见《毅斋查先生阐道集》,卷6,36a~b页;卷9,8a~11a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