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阳明学刊 > 三结语(第4页)

三结语(第4页)

[105]《广德州志》,清乾隆五十九年重修刊本,卷8,3b~4a页(552~553页)。

[106]邹守益,《复修云津书院记》,见《东廓邹先生文集》,卷6,8a~10a页。

[107]《王阳明年谱》,见《王阳明全书》四,171页。

[108]邹守益,《正学书院记》,见《东廓邹先生文集》,卷6,13a页。

[109]邹守益,《广德州新修复初书院记》,见《东廓邹先生文集》,卷5,3a页。

[110]《王阳明年谱》,见《王阳明全书》四,171页。

[111]《宁国府志》清嘉庆二十年补修刊本,卷19,5b~6b页(609页)。

[112]邹守益,《广德州新修复初书院记》,见《东廓邹先生文集》,卷5,3b页。

[113]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4,总1607页。

[114]邹守益,《复古书院记》,见《东廓邹先生文集》,卷6,17a~19a页。

[115]《王阳明年谱》,见《王阳明全书》四,182页。

[116]《王阳明年谱》,见《王阳明全书》四,179页。

[117]《王阳明年谱》,见《王阳明全书》四,174页。

[118]可能有相当多讲会并未发展成书院,因此也未能在历史写作中留下记载,故我认为讲会的活动可能比兴建书院更普遍,书院的建构不能完全反映阳明学勃兴的情况。

[119]《泾县志》清嘉庆十一年刊本,卷8,6b页(750页)。

[120]《王阳明年谱》,见《王阳明全书》四,169页。

[121]邹守益,《复修云津书院记》,见《东廓邹先生文集》,卷6,8a~10a页。

[122]邹守益,《正学书院记》,见《东廓邹先生文集》,卷6,13a页。

[123]邹守益,《复古书院记》,见《东廓邹先生文集》,卷6,17a~19a页。

[124]《王阳明年谱》,见《王阳明全书》四,170页。

[125]《王阳明年谱》,见《王阳明全书》四,179、181页。

[126]参见《王阳明年谱》,见《王阳明全书》四,171页;邹守益,《正学书院记》。

[127]邹守益,《复古书院记》。

[128]邹守益,《乡会祝言》,见《东廓邹先生文集》,卷3,44a页。

[129]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东京:同朋舍出版,1997年,第二、第三章;梁其姿,《施善与教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7年,第二章。

[130]梁其姿,《施善与教化》,第二章。

[131]陈龙正,《同善会讲话》,见《几亭全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卷24,2a页。

[132]焦竑说杨东明的学问得之杨起元,上承罗汝芳、颜钧,以良知为渊源。焦竑,《杨晋庵文集序》,杨东明,《山居功课》,东京高桥情报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明万历四十年(1612)序范炳校刊本影印,1991年,卷首。

[133]赵所生、薛正兴编,见《中国历代书院志》七,《东林书院志》,下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50a~52b页。陈元晖、尹德新、王炳照,《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146~147页。

[134]全祖望,《陆桴亭先生传》,见《鲒埼亭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卷28,4a页。

[135]张履祥,《备忘录遗》,见《杨园先生全集》,台南: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2a页。

[136]关于此会,亦见第四章讨论。

[137]萧雍,《赤山会约》,16b~17a页。

[138]关于儒学向社会参与的转向,参见余英时,《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见《现代儒学论》,RiverEdge,NJ:八方文化企业公司,1996年,1~59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