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是什么 > 征引书目(第4页)

征引书目(第4页)

齐家莹编撰,孙敦恒审校:《清华人文学科年谱》,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世界书局,1935。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第53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钱文忠编:《陈寅恪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日]桥川时雄:《中国文化界人物总鉴》,长春,满洲行政学会株式会社1940年版,株式会社名著普及会1982年再版。

[日]青木正儿:《江南春》,东京,平凡社,1972。

[日]青木正儿:《支那文艺论薮》,东京,弘文堂,1927。

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山根幸夫:《东方文化学院の设立とその展开》,《近代中国研究论集》,东京,山川出版社,1981。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桑兵:《胡适与国际汉学界》,《近代史研究》,1999(1)。

桑兵:《甲午台湾内渡官绅与庚子勤王运动》,《历史研究》,1995(6)。

桑兵:《论庚子中国议会》,《近代史研究》,1997(2)。

桑兵:《伯希和与中国学术界》,《历史研究》,1997(5)。

桑兵:《新加坡华侨与庚子勤王运动》,中山大学孙中山研究所编:《孙中山与华侨——“孙中山与华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孙中山研究论丛》第13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1—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88。

沈尹默:《我和北大》,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选集》第61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

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合肥,黄山书社,2002。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孙常炜编著:《蔡元培先生年谱传记》,台北,“国史馆”,1986。

孙敦恒:《王国维年谱新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孙敦恒:《清华国学研究院纪事》,葛兆光主编:《清华汉学研究》第1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汤志钧:《章太炎在台湾》,《社会科学战线》,1982(4)。

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唐振常:《吴虞与青木正儿》,《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3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陶存煦遗稿:《天放楼文存》上下册,影印稿本。

陶飞亚、吴梓明著:《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陶希圣:《潮流与点滴》,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

[日]藤枝晃:《アレクセ—エフ教授の业绩》,《东方学报》第10册第1分,1939年5月。

万平近:《林语堂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汪荣祖:《陈寅恪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汪毅夫:《鲁迅在厦门若干史实考》,《福建师大学报》,1978(3)。

王汎森:《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念的冲突》,《新史学》第8卷第2号,1997。

王汎森、杜正胜:《傅斯年文物资料选辑》,台北,傅斯年先生百龄纪念筹备会,1995年印行。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

《王国维遗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王晴佳:《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方向性转折》,钱伯诚、李国章主编:《中华文史论丛》第62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王世儒、闻笛编:《我与北大——“老北大”话北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