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清末建立的新式学堂有哪些 > 三政治属性(第2页)

三政治属性(第2页)

[6]《刘云龙》,载《湖北学生界》,第4期,1903-04-27。

[7]陆规亮:《译〈日本维新之活历史〉序》,载《政艺通报》,壬寅第20期,1902-11-30。

[8]《东京留学生赵君世与曾君鹏云书》,载《苏报》,1903-05-26。

[9]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104页。叶澜,浙江钱塘人,叶瀚胞弟。

[10]当时青年会一部分会员已先期回国或因故离日,如张继、潘赞化、陈由己、冯自由;有些虽在东京,但未加入军国民教育会,如汪荣宝、钮瑗、蒋方震;个别人则因害怕革命而脱会,如金邦平。这样青年会实际上已告解体。

[11]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110页。

[12]《军国民教育会记事》,见杨天石、王学庄编:《拒俄运动:1901—1905》,111页。

[13]1903年6月6日《叶澜致费善机函》,见杨天石、王学庄编:《拒俄运动:1901—1905》,114~115页。

[14]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110页。

[15]1903年6月6日《叶澜致费善机函》,见杨天石、王学庄编:《拒俄运动:1901—1905》,114页。

[16]《浙江潮》,第7期,1903-09-11。

[17]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104页。

[18]《电告归期》,载《苏报》,1903-07-07。

[19]《有妻室之游学生听者看者》,载《国民日日报汇编》,第4集,黑暗世界,笔记类,55页。

[20]《时事要闻》,载《岭东日报》,1903-08-21。

[21]会计一职原举黄轸,因黄自认运动员,遂举蹇念益代之。

[22]《时事要闻》,载《岭东日报》,1903-08-21。

[23]章士钊:《疏〈黄帝魂〉》,见《辛亥革命回忆录》,第1集,275页。

[24]《纪留学生》,载《中国日报》,转引自《岭东日报》,1903-09-22。关于王璟芳赐举的原因,各报所记不一。1903年9月21日《政艺通报》第二年癸卯第16号所录上谕称:由端方保奏,王“孝忠守正,请破格奖励”。《大公报》称:“系因沈荩之死,南方人心浮动,故特请优赏一人,以安人心。”《中国日报》称:“中国留日学生因湖北学生王璟芳行事有污军国民教育会名誉,为众所逐。王被逐后大斥民族主义,屡与旧日同志反对,又巴结官场。湖广总督端方以其幡然改变面目,乃奏请给与举人,以示奖励。王得此赏,遂以夸示同人,非常炫耀。”(转引自《岭东日报》,1903-09-21)1903年9月21日《岭东日报》报道最详:“兹悉外务部某君接某君函云:因端午桥奉在京某大员之命,禁《湖北学生界》出版,特调该报馆主笔等四人回鄂,而四人中仅王一人舍身回里。初晤端时,尚严究报务之事。王详说并无非理不道之议论。端诺之,又问及在日本联队一事,答以原为拒俄起见,若身居文明之邦,尚无爱国思想,居内地者更不堪问矣。端当时送客无他。闻其于次日即往拜某领事,询留学东洋之学生其联队一事有无叛逆之举动。某领事笑谓:‘贵国之前途,其在留学生乎?如谓联队即是叛逆,是禁锢个人之爱国心也。我初闻贵国学生之举动,颇为贵国贺。今闻阁下之言,不禁为贵国前途悲。’端窘于词,遂归,反复思之,只有仍派王生赴东为是。次日又传见王,令其仍回东洋留学,勉以万不可行非理不道之事,及倡论平权自由之谬说。王唯唯而退。及至王赴东已久,端又忆及此事办理太潦草,不合官事,电商在京某大员如何办理。某员复电云:‘切实保举,以安其心’八字。此王得举人之历史也。”

[25]《致东京军国民教育会颂词》,载《湖北学生界》,第5期,1905-03-27。

[26]蒋维乔:《鹪居日记》,癸卯闰五月二十九日。

[27]无名氏:《杂感》,载《苏报》,1903-06-11。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