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王阳明良知究竟是什么 > 二无确定年代02(第5页)

二无确定年代02(第5页)

[266](清)裴景福:《壮陶阁书画录》,卷10,《明王阳明手简三通》,页663a—663b。

[267](清)邵友濂修、孙德祖等纂:《余姚县志》,卷23,《列传九》,页585b—585c。

[268](明)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卷2,《儒硕·明》,页80c—80d。

[269](清)吕肃高修、张雄图纂:《长沙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卷46,《艺文志·七古》,页1271b,乾隆十二年(1747)刊本;“龙逢”二字又作“太初”,见(清)王元凯续修、严鸣琦纂,《攸县志》,卷49,《艺文·七古》,页3b,清同治十年(1871)刊本,傅斯年图书馆藏。

[270](清)吕肃高修、张雄图纂:《长沙府志》,卷28,《人物》,页766b。

[271]《龙诰传》,见(清)王元凯续修、严鸣琦纂:《攸县志》,卷49,《艺文·传》,页7b—8b。

[272]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18册,《行书良知说四绝》,页44—45,此书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273](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65,《道御史》,页2860a。

[274]见(明)文章修、张文海纂:《增城县志》,卷8,《流寓传》,页266。钱明:《〈王阳明全集〉未刊佚文汇编考释》,页234。钱明记载此信出处有误,并非收在《广东通志》卷42《艺文》,而是卷30《政事志三》。

[276](明)袁宏道辑、丘兆麟补:《鼎镌诸方家汇编皇明名公文隽》(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总集330)(台南,庄严文化,1997),卷2,页578c—579b,明刻本。

[277]见(清)张英、王士祯等奉敕纂:《御定渊鉴类函》(文渊阁四库全书·989)(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卷291,《人部五十·隐逸六》,页527d—529d;(清)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台北,鼎文书局,1988),卷274,《学行典·隐逸部·艺文二》,页711。

[278]见(明)袁宏道辑、丘兆麟补:《鼎镌诸方家汇编皇明名公文隽》,卷2,页579b。

[279]关于杨一清入阁的过程与阳明间的关系,请见本书《余论》。

[280]收入在《三悟真诠》,澳洲国立大学藏,无页数,此书由张永堂师影印赠送;又收入在刘永明主编:《三悟》(增补四库未收术数类古籍大全·第二集·占侯集成·2)(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页757,抄本。括号内为另一版本,见《三悟集序》,页27,抄本,傅斯年图书馆藏有微卷,与前面两种最大的不同是此书附录为《风云集》。

[281]“王文成公守仁礼闱落第,卒业南雍,从尹游,共寝处百余日。尹喜曰:‘汝大聪明,第本贵介,筋骨脆,难学我。我从危苦坚耐入道,世人总不堪也。虽无长生分,汝其以勋业显哉。’文成怅然。”见(明)彭辂:《尹蓬头传》,《冲溪文集》(台南,庄严文化,1997),卷18,页234d—236b。

[282](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25,无页数。亦见徐邦达著、故宫博物院编:《古书画过眼要录·元明清书法》(徐邦达集·7)(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页976。

[283](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25,无页数。

[284]《郡志列传》,《薛御史中离集》,见《潮州耆旧集》(香港,潮州会馆,1980),卷4,页45c。

[285](清)黄本骥编、蒋瓖校,《明尺牍墨华》(丛书集成续编·集155)(上海,上海书店,1994),卷1,页293c—294a,清刻本。

[286](清)侯铃修、欧阳厚均纂:《安仁县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卷8,《职官·政绩》,页217d。

[287]见饶宗颐编集:《潮州志汇编》(香港:龙门书店,1965),《艺文志·子部》,页1180。

[288](明)郭春震纂修:《潮州府志》,卷7,《人物志》,页833b。

[289](清)应先烈修,陈楷礼纂:《嘉庆常德府志》(湖湘文库)(长沙,岳麓书社,2008),卷44,《列传隐逸》,页600。

[290](清)应先烈修,陈楷礼纂:《嘉庆常德府志》,卷44,《列传·隐逸》,页600。

[291](清)严辰等纂修:《桐乡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卷1,《疆域上·石门镇》,页41,光绪十三年(1887)刊本。

[292](明)鲁点编:《齐云山志》(中国道观志丛刊·10)(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卷4,《五言古诗》,页363,万历二十七年刻本。又“留云岩,在华林坞。”见卷1,《山水》,页74。又《齐云山志》云:“王阳明……正德间,游云岩,左司马汪南明公《文昌阁记》特表彰之。”见卷1,《名贤》,页102—103。

[293](明)霍镇方:《京口三山志选补》(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卷6,《焦山选诗》,页1012,万历三十九年刊本。

[294](明)霍镇方:《京口三山志选补》,卷6,《焦山选诗》,页1012。

[295](明)霍镇方:《京口三山志选补》,卷6,《焦山选诗》,页1012—1013。

[296](明)陈仁锡编:《京口三山志选补》,卷17,《京口选诗》,页14b—15a,万历四十年原刊本,国家图书馆藏。

[297](明)汪循:《汪仁峰先生文集二十九卷,外集四卷》,卷4,《外集·诗》,页613a。

[298](清)叶适等纂、孙能宽等修:《归善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书店,2003),卷17,《耿介》,页221d,雍正二年刻本。

[299](清)刘溎年修、邓抡斌等纂:《惠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6),卷38,《人物·善行》,页706b,光绪七年刊本。

[300](清)刘溎年修、邓抡斌等纂:《惠州府志》,卷38,《人物·善行》,页221c—221d。

[301](清)笪蟾光编:《茅山志》(中国名山胜迹志丛刊·12)(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卷13,页1051,光绪三年(1877)重刊本。

[302](清)笪蟾光编:《茅山志》,卷13,页1052。

[303]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藏明代尺牍》(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页6。

[304](清)陆心源等修、丁宝书等纂:《归安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艺文》,卷20,页190a—190b。

[305]《边方缺官荐才赞理疏》,见吴光等校:《王阳明全集》,卷15,《别录七》,页497。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