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88页。
[2]同治《上江两县志》,卷24下《耆旧》,第2册,625页。
[3]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88页;民国《高淳县志》,卷20《列传·好义》,第34本,308页。
[4]《清史稿》,卷40《灾异志》,1528页。
[5]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89页;民国《高淳县志》,卷12下《祥异》,第34本,184页。
[6]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89页;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9上,《祥异》,第6册,2109页。
[7]民国《高淳县志》,卷20《列传·好义》,第34本,301页。
[8]同上书。
[9]同治《上江两县志》,卷25《方技》,第2册,634页。
[10]同上书。
[11]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90页;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9上《祥异》,第6册,2109页。
[12]隋霖:《羊毛瘟论·自序》,见《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587页。
[13]杨璇:《伤寒瘟疫条辨·跋》,9页。
[14]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0《人物·义行》,第3册,801页。
[15]同治《上江两县志》,卷25《方技》,第2册,634页。
[16]周杓元:《温证指归》,卷4,见《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272~273页。
[17]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0《人物·义行》,第3册,812~813页。
[18]光绪《金陵通纪》,卷2,529页;光绪《续纂江宁府志》,卷10《大事表》,第1册,121页。
[19]光绪《金陵通纪》,卷3,531页;甘熙:《白下琐言》,卷1,23b~24a页。
[20]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90页;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9上,《祥异》,第6册,2110页。
[21]甘熙:《白下琐言》,卷7,5b~6a页。
[22]光绪《续纂江宁府志》,卷10《大事表》,第1册,123页;光绪《金陵通纪》,卷3,535页;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9上《祥异》,第6册,2110页。
[23]民国《高淳县志》,卷12下《祥异》,第24本,185页;光绪《江浦埤乘》,卷29《人物八》,第5本,284页。
[24]光绪《金陵通纪》,卷3,539页;民国《高淳县志》,卷12下《祥异》,第34本,185页。
[25]光绪《金陵通纪》,卷3,541页。
[26]毛荣保:《见闻杂记》,见太平天国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57页。
[27]光绪《金陵通纪》,卷4,564页;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91页;光绪《江浦埤乘》,卷39《杂记上·祥异》,第5本,386页。
[28]《曾国藩全集·家书》(二),1144页,长沙,岳麓书社,1985。
[29]光绪《溧水县志》,卷1《舆地志·庶征》,第1册,92页;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9上《祥异》,第6册,2112页。
[30]民国《高淳县志》,卷12下《祥异》,第34本,186页。
[31]光绪《金陵通纪》,卷4,590页。
[32]光绪《金陵通纪》,卷4,591页。
[33]民国《高淳县志》,卷12下《祥异》,第34本,186页。
[34]光绪《金陵通纪》,卷4,596页。
[35]许星壁:《伏阴论·序》,见《中国医学大成》,第4册,538页。
[36]民国《高淳县志》,卷12下《祥异》,第34本,187页。
[37]苏州市卫生局编:《苏州市卫生志》,3页。
[38]道光《昆新两县志》,卷29《人物·好义》,第15本,442页。
[39]张璐:《张氏医通》,卷3,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