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清朝的瘟疫是什么病 > 四人工免疫02(第5页)

四人工免疫02(第5页)

[178]当时的部分人士反对牛痘的情况,参见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143~145页;廖育群:《岐黄医道》,241页。

[179]参见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128~129页。

[180]参见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137页。这应该与同光之际的大疫中包括天花有关。详情参见余新忠:《咸同之际江南瘟疫探略——兼论战争与瘟疫之关系》,载《近代史研究》,2002(5)。

[181]参见梁其姿:《明清预防天花措施之演变》,见《国史释论》,250页。

[182]参见廖育群:《岐黄医道》,229页。

[183]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1,7b~8a页,

[184]参见民国《上海县续志》,卷18《人物》,第3册,992页。

[185]参见《靖汇卫生志》,25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86]参见民国《太仓州志》附录,《自治》,第2册,641页。

[187]参见光绪《娄县续志》,卷2《建置·义局》,第1册,84页。

[188]参见光绪《续纂江宁府志》,卷14之9,《人物·义举附》,第1册,301页。

[189]参见光绪《江浦埤乘》,卷6《建置下》,第5本,82页。

[190]参见民国《光宣宜荆续志》,卷6《善举·善堂》,第1册,209~210页。

[191]参见民国《海宁州志稿》,卷6《恤政》,第1册,758页。

[192]参见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35《建置志·义产》,第8册,2536页。

[193]参见民国《余姚六仓志》,卷16《义举》,第25本,297页;光绪《余姚县志》,卷13《义举》,第1册,255页。

[194]参见民国《镇海县志》,卷27《人物传》,第6册,1874页。

[195]参见民国《乌青镇志》,卷23《任恤》,第23本,614页。

[196]参见光绪《溧阳县志》,卷4《食货志·养育》,全1册,54页。

[197]参见光绪《奉化县志》,卷3《建置志·善举》,第1册,202页。

[198]参见民国《青浦县续志》,卷18《人物·艺术》,第3册,619页。

[199]参见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第1本,236页。

[200]光绪《余姚县志》,卷13《义举》,第1册,255页。

[201]郑光祖:《一斑录杂述七》,5a~5b页,北京,中国书店,1990。

[202]葛元煦:《沪游杂记》,卷1,见葛元煦等:《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11页。

[203]周作人:《知堂回想录》,3页,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8。

[204]关于比较成熟的人痘种法,郑望颐在《临证指南医案》的附论中有甚为详细的描述,可参看见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卷12,见刘更生主编:《医案医论医话名著集成》,285~286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05]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4,264~265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206]参见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143~145页。

[207]参见梁其姿:《明清预防天花措施之演变》,见《国史释论》,249~252页。

[208]王德森:《市隐庐医学杂著·产前以攻病为安胎说》,见《中国医学大成》,第9册,714页。

[209]马伯英:《以史为镜,可明兴替——19世纪末20世纪初抗天花预防接种的回顾调查》,载《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1),转引自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826页。

[210]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35《建置志·义产》,第8册,2536页;光绪《余姚县志》,卷13《义举》,第1册,255页。

[211]光绪《溧阳县志》,卷4《食货志·养育》,全1册,54页。

[212]参见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145~147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